一年半以前,在中消协的牵线搭桥之下,14家零售商签署了《明码实价自律承诺书》,成为首批明码实价承诺企业。然而,一场价格战却让实体零售商价格体系崩溃,明码实价变成过眼云烟。记者近日调查走访了14家企业中的3家家电卖场和3家大型超市卖场发现,几乎所有零售商店内都可以“额外优惠”,有些3C、家电商品的成交价与标价可差出千元以上。 家电卖场:价格体系面临瓦解 上周日,位于丰台区南三环的某家电卖场中,“比价”还在继续进行。标价3588元的诺基亚Lumia800手机,销售人员直接给到了2899元的优惠价。“如果网上价格更便宜,还可以享受与网上同样的售价。”销售人员表示。记者随即进行查询发现,该款手机在京东商城的价格为2599元,在库巴网上商城的价格为2588元,销售人员表示,只需打一个电话确认价格存在差异,即可按照最低价也就是2588元出售。 事实上,3C类产品的比价还不算激烈。上周末,本次价格战的主战场——家电领域已经达到了“实时动态”比价。 “你可以跟网上的价格比,我们这个绝对是最低的,但我只能保证这个价格是两个小时之内最低的。”在另一家电卖场里,海尔空调的销售员表示,目前所有产品标的价格都是实价,这个实价是跟着网上的价格走。这款型号为KFR-35GW/03GFC12的海尔空调,标价为2599元,听过销售员的介绍,记者在店内的电脑进行比价,网上同款产品在苏宁易购上的价格确实是2599元。销售员强调,这款空调网上的价格刚刚上调了200元,店面也跟着上调,但不确定这个价格是不是还会变动。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电商价格战影响的不断扩大之下,实体家电卖场的价格体系已几近土崩瓦解。“此前,实体卖场都会设下一个最低成交额,如果销售人员输入的成交价低于这个最低成交额,交易是无法进行的。但现在为了拼价格,实体家电卖场的最低成交额可以随时变化。”该人士认为,这其实对实体卖场的销售体系造成了混乱,而且大大拉低了卖场的毛利。 超市:“开票”商品多能砍价 在家电卖场之外,超市卖场也是大家电等商品的重要销售渠道。 在沃尔玛宣武门店,记者发现,彩电区域内几乎所有产品都在标价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折扣,比如长虹一款42英寸LED电视标价4590元,但在记者询问之下,销售员直接给出了将近1000元的降价幅度,并且介绍其他品牌的彩电也会有一些不同程度的优惠。 一位购买了某品牌转页风扇的消费者在将货品放入购物车正要离开时,销售人员提醒,如果在下面电器区的柜台结账,就可以享受折扣价,如果在上面的统一收银处结账,就是原价。最终,该消费者在家电区结账,并得到了近100元的优惠,几乎相当于7折购入。 记者上周日在位于北三环的大润发超市发现,该卖场的3C、家电商品也存在“讲价”现象。记者询问一款华为品牌手机,销售人员给出了1298元的价格,但经过几句还价,销售人员就给予了100元的优惠。 在另一家外资超市的大家电区域,同样的情景再次出现。记者询问一台美菱品牌冰箱时,销售人员最初表示,2999元已经是优惠价,无法再继续降价,但随后又表示可以享受300-400元的节能减排补贴。 一位销售人员道出其中奥秘:商场统一结账的商品需要扫码,因此包括小家电在内的大多数商品都无法“砍价”,但单独开票的商品却可以适当优惠,这个优惠虽有底线,但具体幅度却掌握在品牌销售员的手里。而手机、电脑等3C商品和电视、空调、冰箱等大家电都属于“单独开票”的商品。 配套法规需更加严厉 今年4-5月,中消协为持续推进明码实价工作开展“我看明码实价”网上调查活动,调查消费者和社会各界对于推进明码实价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当时,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部主任邱建国表示,目前部分企业仍存在虚标高价、虚假打折、虚假促销、价格欺诈等行为。中消协方面同时呼吁,可以建立“群众监督举报奖励制度”,才能更加有效地推进明码实价。 在调查中,多数网友也认为,在治理价格乱象方面,配套法规需要更加严厉,社会诚信建设需要加强,政府有关部门也需要强化监管手段。 有业内人士认为,企业即使违反明码实价,也不会受到严厉处罚。极低的违规成本,让明码实价难以抵挡价格战的销售额诱惑。 此外,据本报此前报道,由国家工商总局牵头发起的《网络商品交易及服务监管条例》已被列入国务院“二类立法”计划,其中网络促销规范也成为立法焦点。在业内人士看来,条例出台后,或许可以对电商价格战造成的恶性竞争有所遏制,行业中的多数经营者得以健康发展。商报记者 崇晓萌 邵蓝洁/文 CFP/图 ■新闻现场 家电卖场重现讨价还价 尽管已近晚上十点,苏宁紫竹桥店问询的顾客依然很多。因为价格战,国美(微博)、苏宁、大中这些传统家电卖场里的客流突然暴涨,营业时间也不断向后推迟。 即使对价格战毫不知情的人,在面对家电卖场内到处张贴悬挂的“直破网价”、“欢迎比价”、“差价返还”口号和循环播放的鼓励消费者比价的广播,也会生出询问的好奇和消费的欲望。一边逛实体店,一边用手机上网随时比价,突如其来的价格战,让消费者来不及做更充分的准备,但面对价格,都多了一份淡定和把握,迟迟不下单。 在三番五次的比价后,消费者甚至试图讨价还价。大中电器展览路店,记者发现,不少消费者在发现产品价签标示的价格并不是成交价之后,开始锲而不舍地追问品牌销售员,希望能拿到更低的价钱,而销售员在不确定顾客有下单意愿的情况下,对价格始终闪烁其词,一边说可以跟网上比价,绝对不会比网价高,一边又说价格已经录入系统,不能随便改动。 在实体店跟进价格战后,产品的价签已经形同虚设,随时变动的价格成了一个公开的秘密,而那些没有宣称加入战局的零售商也在通过促销打折的活动,暗暗合上价格战的节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