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5电商战过去有一段时间了,大家可能感觉这好像是一出并没有演完的话剧,无论是京东还是苏宁,貌似都没有拿出全力,而8.15之后的第五天,双方相约似的同时哑火不禁让大家怀疑此次价格大战的力度。既然是“打仗”,就要有胜负,可是直到现在都没有一家企业站出来说明自己在此次价格战上的优势,这使得众多围观者也大为疑惑,下面笔者就对8.15电商战复查,用自己的理解重新解读一下此次价格战。 京东和苏宁的目的显然不只是盈利,更是置对手于死地,实现自救 电商人士都知道价格战对于企业的伤害并不大,受困最严重的是供货商,而供货商又是京东和苏宁比拼的根本,如果供货商不玩了,那么京东和苏宁也就没有活头了。那么既然供货商对自己这么重要,京东和苏宁也要顶着巨大的压力来一次约战,这里面肯定有自己的原因。 先说京东,在今年苏宁易购的表现可以说是很出彩,仅2012年上半年苏宁易购就实现销售52.8亿元的成绩,比2011年全年的51亿还要多,增长强劲,那么对于京东来说这就不是一个好的消息,因为虽然大家电和3C数码并不直接相撞,但是京东近几年不赚钱的事实摆在这了,如果想实现盈利的扭转,那么必然要涉足盈利率较高的大家电行业,而苏宁以及国美的市场表现已经足够出彩,那么这个时候拿自己的弱项直接和苏宁对抗显然并不明智,但京东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重新树立风险投资的信心,以此增加自己发展下去的资本,所以京东就在苏宁资金链紧张的情况下发动了价格战,希望以自己并不占主导的大家电行业去积压对方的供货渠道,迫使其资金链大出血,从而争得一定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影响力。 反观苏宁则是在寻求一种新的发展方式,因为此次价格战的前后,已经证实了苏宁新的商业定价模式,即线上商城可满足用户完整的体验需求,并且网上下单、门店体验并给予消费者完全不同的感受。艺星感觉这一招较为重要的是,实体门店也可借力获得更大的销售额。不过这都不是最重要的,苏宁的最终目的是逼迫供应商施压于京东,以此提高京东的定价,让厂家去和京东去争论,然后苏宁乘机获得对供货商的控制力。 从以上可以看出开战前的京东和苏宁显然已经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既然要发展就要勇于面对挑战,即使这次不打价格战,以后也照样会打。 开战后京东可以说是更加痛苦 京东宣称15日半天大家电的销售额突破2亿元,全天大家电销售额突破3.5亿;苏宁易购表示15日下午6时,苏宁易购网站访客数比去年同期增长近10倍,销售规模同比增长了10倍。但从数据上看,双方在收益上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的,但是有些事情是经不起分析的,虽然京东销售额突破3.5亿,但是京东的利率一直很低,此次价格战真正带来的收益可以说是杯水车薪还有京东一心想着挤压苏宁的资金链,希望给他的供货商施加压力,让苏宁知难而退,这也能从刘强东之前的话语中得到应征,“没想到苏宁迎战了”,但是这个目的显然没有达到,苏宁不仅没有出现资金链的大出血,相反还实现了流量以及销售额的激增,反观京东则是后院出火,有传言称京东的一大PE投资撤回了本金,而海信等知名电器供货商也直言如果京东在这样搞下去会单方面直接终止与京东的合作,而伴随而来的水战,比价情报员纯属扯淡等负面消息让刘强东不仅感慨,再多的价格战收益或难抵信用透支。 线上与线下的营销模式就是鸡肋 可是苏宁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了吗?之前笔者受过苏宁想开展一种新的发展方式,可是这种新的发展方式就真的奏效吗?我想未必吧,首先线上线下同价就够苏宁喝一壶的了,因为苏宁作为一家拥有1800家线下商店的大型传统企业,想在各个地区实现与线上价格的统一,难度系数绝对不亚于中国人夺得百米冠军,因为一旦线上线下价格透明统一,各地区的门店业绩如何考核?供货商的价格如何制定?特别是当线上迟迟看不到希望的时候,这种价格统一的策略能坚持多久?诸如此类的问题都需要苏宁易购自己一个个解决,而它另一个目的—挤压京东与供货商关系,提高定价显然也没有奏效。 价格战给与我们的思考 别太把价格战当回事,经历了这么多次的促销,双十一以及京东店庆,再到如今的价格战,消费者应该长长记性了,在费雯看来,这次的价格战其实就是在在型号差异和断货的掩护下,京东和苏宁进行的是一场宣传战、心理战以及抗压检测,双方都有自己的小算盘,而只要是认真分析情况的消费者不难发现一些热卖的产品不是缺货就是下架,所以这次的价格战并不是很惨烈,所以大家在面对价格战三个字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否则只会成为别人手中的棋子。经过笔者上面的分析,大家是不是已经知道了我对于此次价格战论证的结果,没错那就是双方在此次价格战中,谁都没有占到绝对的优势,或者说是此次价格战双方都得到了基本的利益增长,没有输者,而且在文章的最后,笔者还是想问京东和苏宁几个问题。 京东和苏宁,你们之间的价格战是唯一出路吗? 没有盈利的京东,还能将烧钱进行多久? 苏宁和京东火拼的时候到了吗? 以上来自 369返利网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谢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