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即将过去,国内电商公司在思考和总结过去一年的经历。似乎大家都集体思考着共同的问题,缺乏平台类型的公司。 纵观世界格局的互联网发展历程,都是同样一种规律:门户不及应用,应用不及平台。就中国互联网市场而言,新浪、搜狐是门户,百度、腾讯是应用型,阿里巴巴(淘宝)则是一家真正的平台型公司。马云近期在接受访谈时说道:“我不认为阿里巴巴之外有其他公司找到了在中国做电子商务的正确方法。没有一家,我非常有信心。”马云这样说,当然有他的道理。 阿里巴巴的平台思路 平台型公司具有技术驱动的特点,并且专注于基础系统、工具的开发,在此基础上是一种开放模式。 淘宝便是如此,思路是平台化,与多数互联网公司走了不同的道路。淘宝直通车、一淘网、支付宝、聚划算等等,这些都是通用型工具,并且随着移动互联的发展,他们还要在智能手机系统、SNS上有所作为。总的来看都是平台型公司的路线。 淘宝面临的问题 淘宝一直在发展、一直在壮大,不过也一直面临一些问题,就是针对众多的商家,淘宝的中小企业平台化服务体系还未建成、完善。 虽然在探索中尝试的天猫(B2B电商模式)因为营销做的好,所以初见成效,但是始终摆脱不了缺乏供应链管理的特点。就像“舌尖上的中国”,营销也很厉害,口碑效果良好,但是没有供应链的对接和整合,致使仅仅停留在口碑阶段,无法形成重复的、循环的购买和利益最大化,这就是最大的缺失。 京东的转型 京东和天猫相比,具有的最大优势便是供应链,可以将平台与供应链无缝对接,对天猫来说这是京东最大的竞争力。 并且,京东现在处于转型期,逐步开放化、平台化,渐渐像“天猫”模式靠拢。京东推出云服务平台JOS,自称“通过JOS,可以实现商家信息系统和京东系统的无缝对接,为商家提供店铺、销售、流量等方面的数据分析,帮助商家随时查看业务数据,对各个联营环节进行量化评估和考核。除此之外,JOS还在广告、营销、销售、仓储、配送等各环节,为商家提供经营支持”。这种步调,显然是像天猫学习,依然走的是平台化思路。 同样,我们来看国外的苹果,集硬件、软件、平台、供应链、品牌、零售为一身的苹果公司赢得了巨大的市场并且一家独大,让人侧目。而国内的当当在做全网运营而非平台,凡客是做品牌而非平台。所以,复合型、平台化才是将来互联网公司的发展趋势,中小企业转型也是大势所需。 平台类型公司的缺失 就上文总结来看,大型电商公司需要发展的就是逐步平台化、完善化;而中小型公司呢,就应该在方向上选择平台化。 做平台类型的公司要求很多,技术驱动、用户驱动、创造流量、数据转化、供应链对接、应用工具、品牌效应……所以,电商大公司下一步的竞争就是平台类型公司的竞争,这场战争会很激烈、也会很难看。谷歌收购摩托罗拉就是效仿苹果,但做的不到位啊,最终的竞争力还在于新开发的产品是否能够与平台整合、对接以形成合力。 而中小平台类型的公司应该走什么模式呢?个人建议应该走定制、众包的模式,至于具体怎么操作这里就不多说了,还需要大家在探索中摸索、学习、前进。 很多电商公司已经在思考这一问题了,就是缺乏平台类型的公司,我们期待在不久之后国内电商的新格局。 文章来源:商城系统 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