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那个时候的阿里巴巴已经在2010年和2011年,分别在浙江和重庆成立了两家小额信贷公司,为阿里巴巴B2B业务、淘宝、天猫三个平台的商家提供订单贷款和信用贷款。订单贷款就是对卖家已发货、买家未确认的实物交易给出授信额度,而信用贷款则是完全无担保、无抵押的贷款。 其实阿里巴巴此前已经试水了三年。2007年5月,它联手建行推出了“e贷通”,阿里巴巴会员可凭借在其网站上的交易信用记录申请贷款。同年10月,它又与工商银行推出了类似的产品——“易融通”。根据阿里巴巴公开的数据显示,从2007年到2010年,这两个产品共帮助小企业获得了128亿元的贷款。 而这两个合作最终都终止了,虽然双方都没有公布具体的原因,但显而易见的是,双方对于金融产品的理解差异颇大。据一些媒体报道,有阿里巴巴内部人士透露,给银行提交的订单里,绝大部分都被否决了,小微企业在阿里巴巴和淘宝累积的信用不能获得银行的认可,仍需要担保、抵押或联保,而真正能够通过银行审核门槛的又极少。 慧聪碰到的情况基本类似,“我们试着提交了40多个订单,最后只成了几个。”这让耿春明很是为难,跟准金融机构的合作并不可持续,规模也太小,但银行又没有完全摆正位置,合作门槛太高。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了2012年的年中,也许是因为银行看到了阿里巴巴金融的效应,他们开始更加主动地和大型的电子商务公司沟通。据网上流传颇广的信息显示,从2010年4月阿里巴巴拿到小额信贷牌照到2012年6月底,阿里巴巴金融已经为超过12.9万家小微企业提供了贷款,贷款总额超过260亿元。一个十分恐怖的数据是,阿里金融已经实现了单日利息超过100万元。 开始有一些银行游说慧聪去做定制化的金融服务,而经过第一阶段的试水,郭江对慧聪所需要的金融服务也有了一定的想法。“我们选择了用信用卡去做,一方面,这是无限责任的,我们是把卡发给企业主,所以不存在企业倒闭的问题。另一方面,信用卡可以很轻松地实现利益日计。” 但最初,郭江预设的方式是给买方发卡,从而让慧聪接入交易。而2012年8月,民生银行建议他们可以更大胆一点。 郭江对民生银行提出的一些细节性的建议很感兴趣,双方的谈判进入了快车道。半年不到,他们就设计出了第一款产品:针对慧聪会员个人发放信用卡,额度在20万以下的,凭慧聪网的付费会员商誉记录即可申领。若有房产、车产和流水等证明 (不抵押),可追加授信上限到50万元。据杨科透露,2013年的目标是给10万个慧聪会员授信共计200亿元。 这种合作方式有别于阿里巴巴和苏宁自建的小额贷款公司,跟京东商城和中国银行的合作也不尽相同。 但这只是一个好的开端,阿里巴巴已经开始围绕金融服务去升级自己的生态链。去年9月,阿里巴巴的账号完成了与淘宝、天猫和一淘账号的打通,这被视为几个平台无缝对接的最明显的信号。 阿里巴巴中国总裁叶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到,为了满足B2B买卖双方除了信息交互之外的更深层服务需求,阿里巴巴正在从信息平台转向服务平台。和其他平台的打通,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和数据层面,还存在于整个流程层面。其实在去年的“双十一”促销,天猫就和阿里巴巴进行了一次“实战演习”,有1.3万个B2B厂商参与了供货,货物总数超过了1000万个。 而慧聪今年也会上线自己的交易平台,他们当然希望也有自己的生态链。耿春明的团队正在大面积地和银行接触,“不断地去试,看看他们的产品有哪些适合我们的会员。” 马云在2008年曾说过:“如果银行不改变阿里,阿里就将改变银行。”互联网正以它惯有的姿态要去颠覆传统的金融业,至少在现在,它看上去咄咄逼人。虽然郭江并不认同“颠覆”一说,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场B2B的“金融潮”改变的不仅仅是它们自己的基因,它甚至会改变整个中国的制造业和金融业,这一点显而易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