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贴纸和PS能改变我们在社交网络上的样子,为什么还要花钱买衣服鞋子?所以95后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什么?年轻人未来将很少花钱买衣服了? 近日,美国的一份消费调查发现,尽管经济形势有所好转,服装占年轻人的消费比率却在下降,从2014年的21%降低至目前的19%。受访者表示,如果滤镜和PS就能改变自己的样子,给Snapchat(美国年轻人喜爱的社交APP)上的朋友留下深刻印象,并且还是免费的,那为什么还要花钱买衣服鞋子?
韩国某热门综艺,报道过一个案例:一位超重的姑娘,在现实中严重自卑,不敢出门,却靠PS“照骗”在社交网络上吸引了大量网友关注。于是她每天抱着手机跟网友聊天,享受他们的赞美,愈发抵触现实世界。 活在社交网络里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看看朋友圈晒出的那些照片——滤镜调光能让老破旧秒变高逼格;自拍贴纸要加王冠、项链还是兔耳朵,也随君选择。你是在五星级酒店里身穿礼服,还是在自家浴室裹着浴袍,一套美化下来,确实没什么差。
某广受欢迎的自拍APP提供的一键变“喵星人”功能 服饰在自拍和PS的世界里被边缘化,脸的重要性却在直线飙升。 “颜值”这个词汇的诞生,就很能说明问题。什么东西需要指数化?GDP,CPI,股指……凡是指数化的东西,有两个特点:1、价值的尺度,2、每一分涨跌(以及横向比较)都是决策依据。 “颜值”,成为人们公认的价值尺度,几乎是个人形象在社交网络上的全部体现。与颜值相关的消费,自然变成人们追逐的热点。从传统的化妆品,到半永久形象设计(纹眉纹唇的技术进化版),微整形(不动刀的高科技美容),医美整形(动刀整形)……可以说丰俭由人,总有一项适合你。 “颜值”消费有多深入人心? 你不仅能在明星、各路红人主播身上看到,在今年播出的反应乡村生活现实的《乡村爱情9》里,也多了不少“整容脸”。甚至专门有一集,讲述村里奶奶辈的中老年妇女,争相去超市买八块钱一管的口红(以乡爱角色的日常消费水平来看,这八块钱掏得可真是痛快),把化妆+美颜后的照片发在朋友圈里,让村里的老爷们津津乐道。
在化妆品和美颜相机的鬼斧神工下,农村小老太也可以秒变时尚达人 于是,除了脸,一切都在社交网络中被贴纸化。平台上,美美的主播们,看起来是在自己公主般的闺房里直播。能偷窥美女的闺房,感觉还有点小激动?其实那都是贴纸。某男士晒出的汽车看起来很高档?也可能是贴纸。
只要21块,仿真天窗贴纸,让你低配变高配 万万没想到,靠明星代言这招也会过时! 品牌精心编织的故事正在失效。这个故事通常是这样的:品牌是魔术师,穿(用)上它,你就会变成某某。 然而,现在年轻人足够自信,他们需要的是:穿(用)上某品牌,让我成为我。 如同粉丝与明星的关系,正在从崇拜与被崇拜,变成养成与被养成;用户与品牌之间的关系,也从追随变成了参与——重要的不是你,而是我自己。 闻名世界的Tiffany正面临销量下滑的困境,因为它仍在讲述那个古老的故事,收到Tiffany的小蓝盒,代表你受到的珍视和荣宠。这个故事的核心,是品牌营造出的仪式感(被人求婚、送礼)。然而千禧一代,已经不流行求婚送钻戒了。 与之对比的,是近几年蹿升迅猛的新兴品牌,潘多拉。一条基础银链,不断推陈出新的串珠配件,如同古老的“结绳记事”,鼓励用户用配件记录讲述自己的故事。这个故事的核心,变成了自我犒赏和个性创作。
潘多拉热门的搭配方案,用户为其取名为“星光璀璨” 让用户成为主角,不仅是珠宝品牌的成功奥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