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其他的一些可能性。比如单品爆品策略、高单价策略、分销机制,不同策略对应的运营侧重点和投入不一样,有的需要持续大量拉新、有的需要持续活跃、有的需要深度内容。 没有一定能做成,也没有一定做不成。就要综合来考虑运营效率成本、增长可能性的问题。 1、单个社群的承载量有限,能否产生稳定复购; 2、单个社群的管理(人员+活跃)成本,在稳定后能否降低? 3、如何持续获得新的社群会员,从产品导入,还是拉新? 预算、人力总是有限的,如果不依靠其他社群就能稳稳做业务增长,也就没这么多事情了。所以运营手段总要综合对比,选择高效、有增长空间的。 找管理员,还是做管理 首先微信群没有管理员角色,也不能直接看到群员列表,即使是群主除了“你已被群主移除出群”时存在感强一些,其他的时候就靠“话多”和红包了。 做商业社群,要定位到好的管理员角色是不容易的。如同做管理一样: 1、社群的运行得好,当垃圾站站长未必有荣誉感; 2、福利、荣誉、权利和职责下放(有事可做)。 管理部门时,你总要时常找谈心了解状态吧?总要人人有事可做,并且执行预定计划吧?总要严进严出,价值观一致吧?总要奖励鼓励,调动积极性吧?总要Review调整部门计划策略吧? 一个普通的群人数顶的上一个中等规模全公司的人数,顶着几个公司“CEO”的职位,却干着实习生的职能,岂能盼望预期回报。 规则弄弄好就OK? 规则是象征,不是良药,需要有,但存在内里还是表象,存在的频率是要思考的。规则根据社群的预定方向计划衍生而来,如果社群一直依靠每天、每个新人进来、每次触规是粘贴群规来保证氛围,总不见得是个好事情。 何必念想着群规是不是需要修改、是不是该盯着群及时发群规,不如回归到运营的目标,用该有的措施来处理。标还是本,是个问题。 因为简单,所以人人想做。社群如家庭、公司、朋友圈,多对成员有一些“人性”的尊重和思考再开始出发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