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设计师可能会想“明明页面上有蒙版,点什么点,一定是小白用户”。当把页面截图后单独再去看的时候,页面上的奖励金提示无疑最突出,但在真实的操作场景下,用户不会认真浏览页面上的全部信息,想回到首页使用其他功能的用户仍然会直接点击【完成】,忽略这个足够明显的奖励金提示。 那么设计时怎样思考才能避免入坑? 由于人们的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均有限,当我们与周围的环境有目的地进行互动(如使用软件)时,我们的行为会遵循一些可预测的模式,因此如果设计师能够意识到并内化这些模式,将其纳入设计过程中的思考范畴,那么输出方案中出现以上类型的错误将会大大减少,用户也更愿意为设计师的方案“买单”。 用户能注意到更多与目标相关的东西,极易忽略与目标无关的东西 用户用任何一个系统都是有目标的。设计师应该了解这些目标,要认识到不同用户的目标可能不同,而且他们的目标将强烈左右他们能感知到什么。 因此在每一次交互任务的设计上,一定要提供用户需要的信息,并非常清晰地对应到可能的用户目标上,从而使用户轻松注意到并使用这些信息。 用户偏好熟悉的路径 一旦人们习惯了通过某种方法来执行某个任务时,便不会再去主动寻找更有效的方法。大脑是懒惰的,偏好于无意识地运转,而不是有意识的思考。由于采用熟悉的路径是无意识的操作,当被告知有更好的方法时,我们可能也不愿意去尝试或改变。 所以在设计的时候要对原有的操作习惯改变时,要慎重考虑。 用户的周期性行为模式:目标,执行,评估 研究人类行为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人们行为的周期性模式: 建立一个目标:比如保存一张图片选择并执行一系列实现目标的动作:比如点击存储按钮评估动作是否成功或更接近目标:比如扫一眼有没有保存成功的提示重复,直到目标完成(或者看起来无法完成):比如没有看到成功反馈,继续点击保存,直至发现提示或放弃 所以在设计时,我们要帮助用户完成目标-执行-评估的周期。 目标:为用户目标提供清晰的路径,包括起始步骤。执行:基于任务而实现目标,在每个需要为实现目标做选择的节点上提供清晰的信息指引。评估:提供及时的反馈和状态信息。 综上,设计师在设计时要考虑到用户注意力的稀缺性,真正以目标为导向,了解不同用户的目标,在每个任务节点中,确保提供对应用户目标的信息,并使用户注意到这些信息。只有在细节上做真正易用的设计,才能给用户带来友好的体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