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品经理所需的三大特质 第一,感性与理性。 要搞清楚产品经理的特点,首先要搞清楚你是聚焦到是To C(面向消费者)的互联网产品还是To B(面向企业、商家)的互联网产品? 这个差别很大的,比如高德的产品经理和阿里妈妈的产品经理绝对是两种不同的特质。 To C的业务的产品经理对于感性的需求更多,但是To B的产品经理是要求更多理性的声音,所以To B的产品经理和To C的产品经理有很大区别。
第二,产品哲学。 To C的产品经理很重要的一点是,他有没有自己的“产品哲学”? 每个做产品的人都要有自己的产品哲学,小马哥(马化腾)有自己的产品哲学,小龙(张小龙)有自己的产品哲学,我也有自己的产品哲学。 作为一个大产品经理,大产品经理和小产品经理是有区别的。大产品经理,我要看他有没有“产品哲学”?有没有自己对于产品系统性的思考,有没有沉淀? 第三,0到1的经历。 大的产品经理分两类,看他是要做新产品,还是要做改良升级的产品? 如果是做新产品,很重要的是他在过往历史有没有0到1的做产品的经历,越大的公司产品经理,容易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他日常是在做的是从10到100、100到1000,但是要做0到1,其实是产品里面最难的一件事情。其实它是有产品逻辑哲学的,选产品的人和选研发的人是有区别的,研发的人反过来必须选择在有过在大平台,干过大系统的经历的。 原因很简单,玩过100万流量和玩过1000万流量或者玩过一亿流量,完全是不同的概念,整个一系列技术架构完全是不一样的。没有玩过一亿、十亿的流量,你别跟我谈要进入我的研发团队,而产品经理我反过来很关注他有没有过0到1的经历。 二、产品角度的四条线 其实我创业之前看过五百家创业公司,看人家的生生死死,等于喝了五百瓶浓缩液,这是我从人家身上学到的东西。 很重要的,在竞争里面,要把自己的亮点和自己的死点区分开来。从产品的角度来讲,其实是很重要的四个条线。
如果从自己和对手角度来讲,无外乎考虑四点: 1、自己的亮点是什么? 2、自己的死点是什么? 3、对手的亮点是什么? 4、对手的死点是什么? 任何竞争性的产品,都需要把这四点搞明白。做互联网产品,不用面面俱到,因为你的亮点,导致用户来了,因为你的死点,导致用户走了。中间用户虽然天天抱怨,但是他不会离开。 最典型的一个产品iPhone,从手机的角度,很多人都说这个产品有这个缺陷、那个缺陷,但是它的亮点足够亮,导致很多人有再多的抱怨,但还在用。 所以说从互联网To C的产品本身来讲,我们要把资源投入在这两端,要把自己的亮点变得更充分。 拿高德举例,就是在整个专业自驾导航领域形成市场口碑,在重要的交互方式语音上面形成口碑,当然会有很多女士不喜欢林志玲的声音,所以后来加了郭德纲的声音。 高德的产品在互联网基础技术产品上面,性能的问题还是非常突出,如果在导航过程当中崩了,或者在开车的时候如果突然崩了,对于用户来讲是非常坏的体验。 反过来也是一样,你找到了对手亮点的时候,你要干嘛?你要尽量放大它的死点,必须在这四个点上做核心工作。 产品的纬度都是这样一个逻辑,触类旁通,你找到任何一个分管的产品线,把这四个象限找对了,今年要在产品上面干什么就很明确。 三、互联网组织形态下:无形和无价的产品 互联网诞生至今,其实对于组织的方式有了极大的挑战,为什么? 因为我们都是做无形和无价的产品,都是Free(免费的)。 有形和有价的产品构建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是品牌。 Founder(创始人)在背后随着时间的发展,越来越弱,三星作为产品品牌,做Anything(任何东西),但是到无价和无形的产品的时候,对组织形式有很大的挑战,就是组织核心竞争力到底构建在哪里? 第一,构建在To C的产品上、体验上。 因为都是免费的,基本上你要有一个假设,所有用户、所有的产品都试过,试过A、B、C三个产品之后,能不能回到A?没有其它的,就是靠产品。 这个在前台可以看到,后台很核心的一点,实际上靠的是整个班子能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