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毫无疑问是一门大生意,诸如IT巨头IBM也在2016 年 花费超过 20 亿美元买下了美国天气公司(The Weather Company)的数据部。 欧洲的气象服务已经全部商业化,年产值达到 2600 亿美元,美国 1600 亿美元,日本 100 亿美元,而中国只有 6 亿美元。不用说商业气象服务在中国将是一个巨大的创业机会。气象数据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种植业畜牧业,金融保险以及服装厂家等等都对精确的气象预测有需求。根据 “德尔菲气象定律”,企业气象投入产出比为 1:98,即在气象信息上每投资 1 美元,便可以得到 98 美元的经济回报。 长期以来,中国气象部门一直免费提供气象信息服务,气象预报的发布权被气象部门垄断,未经官方许可媒体也不得擅自转播、转载。而这种免费的公益服务导致中国的气象服务发展了30年,却仍处于幼稚的起步阶段,没有形成规模,更没有形成产业。 随着政策的开放,许多创业公司都瞄准了该领域,比如36氪之前报道的象辑科技,美天气象、坤舆天气等,同样KuWeather也瞄准该领域,希望将气象数据与行业数据深度结合,把握行业特点,通过大数据技术、深度学习为企业提供整体的商业气象解决方案。 KuWeatherCEO金宏春告诉36氪,目前,KuWeather专注解决出行链的天气风险,并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所谓出行链则是指人的出行和物的出行,那么显然设计的行业包括:交通、物流、供应链、旅游等行业。 对于人的出行,明显的应用场景是旅游,2015年中国的旅游超过40亿人次,而天气则对出游安全、路线选择、用户体验至关重要。 对于物的出行,明显的应用场景是物流领域,2016年仅中国的电商快递超过200亿件(总的物流费用超过3000亿),对于精准天气状况的把控,电商及快递物流企业可以进行规划、调度、精准营销等,可以明显的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企业效率。 举例来说,KuWeather基于独立知识产权的路网系统对道路路面天气状况的预测,再进一步融合交通数据,可以实时预测交通流量(拥堵)、高风险区块(车祸、泥石流)等,让交通行业管理有据可依。 而在供应链方面天气的影响则更加显著,KuWeather依托路网系统与交通数据,综合考虑道路风险、行车流量,优化出行的实时路线,提高物流运输的安全、效率,确保货物精准送达。此外还可以依托路网系统与精细天气预报,并基于深度学习的仓储货物质量、仓储成本、运输成本与温度等天气变量的关系,对仓储进货、运输、存货等环节进行智慧管理。 在金融方面,KuWeather在识别天气风险的同时,精准把控气象要素、产出质量、产出价格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利用金融手段,为出行链内天气敏感行业(涉农、旅游、物流、畜牧、景区景点、仓储、庆典等)对冲风险,使用大数据引导行业产品的供给侧提升。目前已经与PICC达成合作。 由于气象行业在国内尚属早期,该领域的各家厂商都会推出C端产品来打开市场,可以看做是一种toC再toB的策略。不过与象辑、中国天气通等推出的C端产品不同,KuWeather面向C端所提供的是一种服务,包括旅行规划,通过分析全球的历史数据,可分析出各城市的旅游季节,给出旅行目的地的建议,也可以根据用户感兴趣的范围根据短期预报制定相应的形成。此外,还提供旅行预警,包括目的地天气预警和旅途中各城市的天气预警。目前,KuWeather已与途牛旅游达成战略合作,用户将可通过途牛的平台体验到商业气象服务。 事实上,在商业气象领域,国外典型的公司有Speed Well、The Climate、Weather Risk、Meteo Group;国内市场则有中科赛诺、象辑科技、天气宝、彩云天气、佳格等。其中,彩云天气偏向于天气预报和降水数据,天气宝押注气象天气在做保险公司,象辑主要为企业提供精准的气象数据基础服务及可视化平台;佳格则通过卫星和气象大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和可视化系统,服务于农业、环境、金融等行业。相比之下金宏春认为KuWeather则打算深耕大出行领域,不简单的贩卖数据,而是与出行行业深入结合,提供一整套的解决方案,因此之后会加紧行业内专业人才的引入。 在团队方面,目前KuWeather团队有20人,近半员工为气象及数据相关学科博士学历。CEO金宏春为Teaxas A&M University大气科学专业博士,曾参与NASA反演算法研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