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诱饵”帮助的选项通常称为“目标”,而另一选项则被称为“竞争者”——比如卖场里的帽子和毛衣是摆放在一起的,标签上标出的价格分别是:帽子49元,毛衣299元。但是,令人惊讶的是,最后还有一行字:帽子和毛衣一起买299元; ● 赌徒谬误效应(gambler’s fallacy):认为未来事件的概率会受到过去事件的影响,比如连着四次开大,下次应该开小了吧?比如三次丢硬币都是正面,下次肯定应该反面了吧?
● 相关性错觉(illusory correlation):错误地认为两个不相关事件中存在关联,这个也非常常见,也就是瞎联想,原始的迷信和宗教就是这样出现的,例如流星和坏运气同时出现,人们就会觉得是流星带来了坏运气; ● 曝光效应(mere exposure effect):熟悉导致好感,也就是要想获得好感,多出现多冒泡多在TA身边转,非常实用。现在广告都是这样的; ● 购后合理化(Post-Purchase Rationalization):有时候买了一个没有必要、有缺陷,或者价格过高的产品时,却觉得自己的决定一点问题也没有。 这就是购后合理化,也被称作“买家的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我们说服自己将原则与心里头的欲望保持一致,以避免陷入认知失调。购买之后说服自己物有所值,背后的原因是避免认知失调; ● 虚假确定效应(pseudo-certainty effect):面对收益逃避风险,面对损失喜好风险——即股票稍涨就卖,跌了却不卖、装死;
● 刻板印象(stereotyping):认为个体会有其所属群体的各种特征,对某个群体的看法固定,比如认为IT男就是木讷等,认为打扮很时尚的美女就觉得不是好姑娘等等,这个非常常见而影响广泛; ● 巴纳姆效应(Barnum effect):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这种人。 例如星座、算命,一些情感专家的段子,大家都觉得好像就是在说自己一样,大家都对号入座; ● 同质偏见(homogeneity bias):认为自己群体中的成员的差异性或属性高于其他群,更宽泛些来说,对于自己熟悉的领域、事物,往往能够看到更多的差异性; ● 聚光灯效应(Spotlight effect):焦点效应其实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体验,这种心理状态让我们过度关注自我,过分在意聚会或者工作集会时周围人们对我们的关注程度。 比如高估他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的注意,爱打扮的人都有这个错觉,大家都在看着TA。
人们总是觉得社会聚光灯对他们格外关注,而事实并非如此。其实注意到你把饮料弄撒或其它尴尬场景的人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多。 这个还有非常多,就不再例举了,总之是我们都受到各种认知偏差的影响,甚至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在被影响,进而产生各种决策。
至于产生认知偏差的原因,经济学家认为,大脑通常采用简单程序应对复杂环境,因此出现偏差在所难免。 社会心理学家则认为,认知偏差跟自我中心的思维倾向有关,是为了维持积极的自我形象,保持自尊或者维持良好的自我感觉。 而在我看来,绝大多数的认知偏差的本质都是和我们大脑相关的。毕竟,我们的所有行为都是大脑支配的。 所以,我们要好好去利用认知偏差,提前可以先搞清楚我们的大脑是怎么滴干活。
神经学专家保罗.麦克里恩提出假设,设想人类颅腔内的脑并非只有一个,而是三个。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