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共享经济的战场算得上是2017上半年的一个市场缩影。追风口热点的“好处”是避免了思考方向的折磨,创业者只需要全力以赴做执行。然而,追风口的公司,在经历过持久而残酷的淘汰赛之后,绝大多数都化作了陪跑的炮灰最终消失。 其实“风口”一开始并不存在,只是某个领域率先跑出了几家公司,因顺应社会趋势、洞悉用户需求并拥有很好的市场反馈与发展速度,于是资本开始下注加持,让大家看到了可能存在的“广阔市场”和巨大的“发展潜力”,然后一大波新的创业公司和各路资本竞相跟进,所谓的风口就这样被吹了起来。 但创业者们需要明白的是,现在市面上所有百亿美金身价的独角兽们,几乎没有一家是“追风口”追出来的。相反,优秀的企业都有一些共性特征: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对市场趋势的独立判断,对战略战术的笃信,以及面对重大困难挫折的坚持不放弃。 大家都看到的路,不是给创业公司走的。要想不被巨头碾压,只有另辟蹊径。 4. 太过高大上,小玩家不宜入局 其实早在去年,VR行业就经历过阵痛。据业内不完全统计,到去年年底,仅VR头盔生产公司倒闭比例就超过八成。随着产业开始进入低潮,不少人感觉VR或许只是一场资本催生的泡沫,甚至引发“2017年是VR低谷还是终结”的业内讨论。 实际上,类似VR、无人机这样的产业,始终处于婴儿阶段,无论消费者还是行业本身都需要经过数年的酝酿,在商业模式并不明朗的前提下,小玩家无法驾驭。种种迹象表明,短期内,这些行业的未来前景不容乐观,亟需从C端市场转向发力B端市场。以无人机市场为例,即便强如大疆,也同样危机重重。归咎其因,在于消费级市场增长乏力,而企业级市场尚未培育起来,导致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避免踩雷,这些误区需要扭转 误区一:创新就一定能赢 对于一家新公司来说,创新反而可能会把自己给搞垮。创新的风险为什么大?首先创新需要很多钱;其次创新的东西需要用户有一个逐步接受的过程,很多时候你认为的市场根本不存在;最后,创新还需要克服很多技术难关。 在网易丁磊看来,如果你要创新,首先就要把别人的东西搞明白了,摸透了,你再去搞创新。如果都是Follow别人的,能够不断地改进,也会变成好的创新。 误区二:急功近利,总怕错过风口 丁磊曾说过,很多创业者都是打着创新的幌子做很多贪婪的事情。 在2008年经济危机的时候,全球的企业家和投资人都犯了一个毛病,要求企业,每个季度、每年都要不停地成长,但这实际上是不符合规律的。把精力都放在增长上,就会无法兼顾其他,一旦产品毁了的,很难东山再起。求快的根本的思维误区是怕错过时间窗口,但过于强调时间窗口都是一个伪命题,求快不求精,总是害人害己,机会是随时都存在的。 误区三:我只干“牛逼”的“大事” 很多创业者身上都有“情怀”光环,认为创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世界,改善人们生活,为社会创造价值。这是非常好的特质,然而有时候也因为有了这样的“包袱”,只想做有“大市场”的领域。这就容易高估自身综合实力,并且容易被闯入竞争的巨头碾压。殊不知,“见缝插针”才是创业最好的“切入点”。 误区四:我是“好牛”,我不吃“回头草” 很多创业者在创业之前都或多或少地积累了一些行业相关的经验和资源,可一旦辞职准备创业,仿佛就要跟过去彻底告别。在找方向时陌生领域的神秘感和与之伴随的兴趣总是会刺激着创业者的荷尔蒙,于是开始了创业的“大胆试错”。 等到该犯的错都犯了,该趟的坑也都趟了后,回过头可能才惊讶地发现,自己原来工作的领域竟然跑出了一两家明星级的创业公司。 2017已过半,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