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瞬间,2016年已经过去了一半。在营销的世界里,我们总是看着别人家文案的红火,即使是那些你看着不怎样的广告,也变得大街小巷全都是“凯歌”了,为什么? 有一种营销能力,我们大概比不得,那就是轮番造势。 同样的文案用在不同的品牌身上,效果可能也大不相同,这是因为别人已经大有知名度,最不济还有轮番造势的能力。 此前总结过一篇文章,汇集了一些新媒体运营的技巧,找了很多运营界的“奇葩”案例,比如微博大号的“铛~铛~铛~”,比如新华社凭借9字获得10万+的稿子,比如支付宝官方账号却总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却因而更有活跃度。
支付宝公众号内容 很多读者给出的评论是:那是他们早有用户基础……没有用户这么玩只能是找死…… 在早已有知名度的品牌身上,运用这些技巧自然是更有力量,因为他们都有着庞大的用户基础,然后找到一个能让用户喜欢的“特色”、“玩法”就行了。在已有知名度的品牌身上,他们有着能把不好也捧成热点的经济能力,利用轮番造势之功,把营销推向另一种高潮。
比如百雀羚广告,一个用漫画讲的谋杀故事,穿插着百雀羚的广告,时代感很强,我们大概也就能从中获得百雀羚很有年代感了?网友们说它脑洞大开,很服百雀羚,但我想说的是,如果只凭这一幅很难看懂的漫画故事,它哪来的上热搜的能力?反正我是在一篇营销文中看到的这则广告,说这广告做得创意十足的一篇营销文,一幅广告漫画故事出世之后,你要宣传,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要让用户界、营销界、以及各种你能想到的相关的界都与之产生联系,轮番造势,效果自事半功倍。 还有一种营销能力,与生俱来又可以后天锻炼而成,那叫敏感度。
比如丧文化之丧茶,小确幸之后又来小确丧,丧文化之火,火到很多品牌都在拼命借势,但丧茶的产生,却是被借势得最完整的一次,我们直接将丧文化打入产品骨髓了!所有的茶都以“丧”命名,品牌就叫“丧茶”。 从屌丝文化到葛优躺到马男波杰克,这个时代刮起了一股“真实之风”,真实到让我们清醒:原来世界不只是文章中所描绘得那般美好,每次都有主角般的小确幸,而应该是处处都有小确幸,各种为难不容易组成的年轻人的奋斗生活。 这是趋势,很多人借势了丧文化,但又有几个人看到了“丧茶”的力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