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始终比不上动词带来的那种冲击感还有画面感,即使这个名字加了很多动词,他人就是动词,而且很有可能加了形容词,读起来就让人觉得很累。 举个例子: 《让人脑洞大开的即将到来的 5 款智能手机》 太平淡,不仅平淡而且很拗口,读出来很累,面对这样的标题我们不妨改一改,甚至去掉一个“的”显得更加清爽一点, 《让你脑洞大开的五款智能手机即将到来》 少了一个“的”读起来没那么绕,而且重点就从智能手机变成即将到来,就更加有动态,更加有画面感,但是还是很转,读起来还是太累了,那怎么办呢?我们就拆一下,我们就拆分成, 《让你脑洞大开!这五款智能手机即将到来》 这三个标题一个比一个更动感,读起来更轻松。当然,也不是动词就绝对优于名词,偶尔来一点以名词为主的标题反而显得还比较特别,最重要的是你的内容确实是围绕大热点的话,你有时候用一些名词效果也还不错。 我以前有一个领导每一次苹果开发布会和时候,他都会都写一篇《XXXXX9 大亮点和 5 大遗憾》;如果苹果是秋季发布会,他就会写《苹果秋季发布会 9 大亮点与 5 大遗憾》,如果是春季发布会就会写《苹果春季发布会 5 大亮点与 7 大遗憾》或者也时候也会写《Iphone7 发布会 5 大亮点 7 大遗憾》之类的,这个标题就挺好,因为它不仅有强烈的对比,而且人们天然就想看你吐槽苹果,每一次他这个套路一出,就是流量收割机的效果。 总之,特定情况特定分析,如果没有特别好的处理方法,比如说 9 大亮点与 5 大遗憾,那你多用动词肯定还是没错的。 五、扔一点小bug 在起标题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我们对知识、内容的了解,故意用一些读起来像是错误,但是实际上完全没有问题的说法,这样子就会有一部分的用户就会觉得这个小编又写错内容了,我要点进去把这个小编批判一番。 在三星Note上市之前,我们想写一篇预测,题目是: 《这可能是三星最贵的Galaxy手机了》 当时这篇文章在多个平台都有不错的阅读量的评论数。因为当时三星Note7 还没有发布,这篇文章写的是Note7 的国行版有可能超过 7000 元,因为它一超过 7000 元,它就是这个系列最贵的一款了,但是用户以为我们不知道三星还有一款W系列会更贵,会超过万元的,所以很多人点进这篇文章,开始教育我们,就是说,三星W2016 难道没有人听说过吗?小编你不知道W系列一万多吗?他们都会出来批判你的那种感觉就出来了。但是还有一部分用户为你打抱不平,比如说人家说的是Galaxy系列,没仔细看标题吗?这样一来一回,这篇文章的讨论数就上去了。所以,大家在实际操作中,你也可以想想你有什么特别了解,特别熟悉的东西,比如类似小bug,但其实不是bug的东西,用户看了会很刺激。 差不多就是上面一些套路,现在还有一些自媒体平台,是支持双标题的,我们就可以利用这样的工具,其实每一次同一个文章起两个标题,经常总结它,你就发现什么标题其实确实是经得起市场考验的。 我们最近就写了一篇三星S8 的评测文章,起了两个标题,第一个是《国行版三星S8 用了一周,这几件事我一定要告诉你》,这个标题就明显好于《国行版三星S8 评测,这是目前最好的安卓手机》,为什么?因为后面这个太普通了,而且什么都说得太明白了,用户一看就知道你这篇文章就是要吹三星S8 嘛,但是第一个标题,他就会想,你到底是想说它的好处还是坏处?你肯定是有几点特别重要的事情想跟我分享,而且前面还用了三星用了一周,就显得很实际。第一个比第二个标题好得多,没那么空,总之大家起标题的时候,不妨多试试。因为以前起了标题定了之后发出去,就是没有对比,现在可以通过一些小工具作为对比。 标题就是要在字数限制内尽可能展示多的信息,以及更多的情绪。标题越丰满吸引用户点击的可能性就越大。 用户要么是被内容本身打动,要么就是对你的这个情绪好奇。 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你对内容很明白清楚的基础之上,要表达清晰,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自己要思路清晰,我们必须清楚哪些内容是用户感兴趣的,哪些内容是客户已经知晓,但是哪些是用户可能感兴趣,然后把这些事情就清晰表达在标题上,这才是好标题的基础。接下来,我们再通过之前说的利用数字,标点符号,动词的小技巧不断完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