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以色列区块链创业公司Bancor在3小时内成功众筹了$1.53亿美金。Bancor协议通过区块链技术和智能合约为新发行的小众代币自动定价,支持新发行的代币与Bancor货币的流通,从而提供小众代币间连续的市场流动性。 目前ICO数字货币中获得融资最高的当属Tezos平台,成功募集了$2.3亿美金。其中的支持者不乏硅谷的投资人Tim Draper。而2016年美国上市公司在公开法币市场IPO的平均额度仅为$2.19亿美金。 ICO的背后充满了混乱 令人瞠目的数字背后必定充满了混乱和丑闻,其中最著名的恐怕是The DAO(Distribut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The DAO是一个汇聚在以太坊上的投资者自治组织,或者说参加众筹的投资者自己主导的新式风险投资基金。每个往The DAO众筹项目投钱的人,都相当于这个“数字化组织”的“股东”角色,都拥有跟其所投份额对应的直接投票权,共同决定The DAO所筹集资金的去向——投到什么样的区块链项目上,并获得什么样的回报。2016年5月,The DAO创下了当时的众筹纪录,融到价值$1.52亿美元的以太币。 然而好景不长,The DAO的智能合约中其实存在着多处安全漏洞。黑客利用它们窃取了总投资额中约三分之一的以太币,相当于近5千万美元。这次事件不仅导致The DAO退还其余投资款项,几个月后退出市场交易,还引发了以太坊的第一次区块链分裂。分裂的根源在于社区内一部分人认为黑客的行为虽然不道德,但是完全符合智能合约的条款,所以交易必须得到承认,不该撤销。而另一派别的观点是此次失窃金额巨大,且刚巧局限在一个几周后才能转账取现的帐号中,为了以太坊的长期发展应该趁早创建区块链的硬分叉,消除黑客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两派无法取得共识,于是出现了经典以太坊(Ethereum Classic)和我们通常所说的以太坊(Ethereum)两条独立的区块链,从根本上动摇了投资者对区块链交易不可更改这一核心理念的信心。 现在ICO的井喷背后有各种各样的推动力,有新筹资渠道里的疯狂,有错过比特币,以太币的遗憾,有区块链开发项目的暴增。现在的问题除了缺乏监管,主要还是没有找到实质性的业务场景和价值创造。创业项目往往处于技术孵化阶段,既没有任何的活跃用户也没有经过软件测试或者商业模式的验证,项目的成功率不会高过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环顾四周,问问身边的程序员朋友,可能有些人已经拥有数字货币,但是真正将它们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确是少之又少。 在参与ICO之前,请你一定想一想,这个代币到底会不会有人去用,创业团队到底需要多少钱可以验证产品,众筹之后是否会真的实现发展规划中所描述的目标。在不成熟的阶段就融过多的钱往往不是好事。以太币在开发伊始只筹集了1800万美元的数字货币,但今天在比特币之后确创造了最多的可能性。在这两年众多的ICO里,有蓄意的欺骗,也有非计划的事故,但无论是哪一种,最后承担后果的都是因为盲目轻信而没有做足功课的投资人。 从疯狂中我们学到了什么 当然我相信现在的ICO不会纯粹是郁金香般的经济泡沫,也不会像黄金一样只是由于有限供给和独立于政府而存在的存储价值。如果我们能够从长远的角度专注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在分布式系统里持续地产生实际效用,那创新的未来之路必定是令人兴奋的。 经历过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后,我们学会的是对待颠覆性技术的宽容。因为人的思维总是缓慢于技术的变革,伟大的公司往往都是在人的思维追上技术的转变之后孕育的。就像2004年诞生的互联网公司Facebook和2012年创立的移动互联网公司滴滴出行,有时候要等时间过去几年,再去看,才能看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