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O2O的价值意义在于对社区生活方式的升级,和互联网本质不同的是:驯化关系的对象落点到家庭单元,以“家”的价值赋能平台价值,提高内容温度,以内容养成仪式感,形成“家人-邻里-管家”的不同场景的情绪点连接,提高活跃度再实现转化,这才是驯化的核心。实施路径的逻辑是先把社区线下流量激活,把社区做成一个营销和活动的场,把APP变成一个交易和发声的场,制造迎合社区家庭UGC和PGC内容,内容温度转化成为价值敏感度和感知度,把工具价值升华成为生活方式,这样才能长期养成社区用户的习惯。 如长城物业一应生活在社区提出的“小剧场营销模式”,针对不同生活场景推出了“12心疼日”、“云上的管家”“美季U鲜”等5大社区推广品牌IP的玩法,龙湖千丁互联的“千丁星球”系列活动就为社区O2O的商业转化提供良好的借鉴模式。 最后,运营平台靠“资源和订单密度” 对于社区O2O,做密度最终目标是为了“聚人”和提升“平台规模效应”,资源和订单的密度就就是平台生存法则的硬指标。 资源密度决定运营成本,订单密度决定边际成本,这两者合力决定社区用户粘度。 而在现实运营中,由于单个社区的体量和需求差异化,资源密度的整合给平台带来了不少的难度,这就需要平台资源和社区资源(包含商家资源、共享资源、广告资源等)要做一个有效的标准区分,切忌平台商家和社区商家,平台广告和社区广告形成两条平行线;资源密度决定而单个社区的订单密度(服务和商品),和电商订单“造峰值”的玩法不一样,订单密度的即时有效分发也是平台面临最大的瓶颈。所以,在项目发展初期,应先把样板社区的单店运营走畅通,在区位内把规模和密度做到足够的程度,做好资源密度和订单密度的量级测试,支撑社区运营和盈利,之后再来谈什么全面标准化和信息化,这是现在大多社区O2O平台做看不到的困局。 万物本质,终有规律。回归社区市场本质,我们也就不难发现其中隐藏的奥秘,以真实的想象去进行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的摸索,保持坚守和执念,终有美好的未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