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近几年创业大潮中的热点行业和事件,可以发现资本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巨量资本能够迅速支撑起一个行业,在极短时间内创造数家独角兽公司。对于创业者来说,了解资本背后的投资逻辑可能关乎生死。 2015 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这一年里滴滴和快滴、美团和大众点评、携程和去哪儿等几家超级公司进行了合并,在行业竞争等因素之外,资本层面的倾向对公司决策的影响十分值得思考。经历过短暂的收紧,过去一年资本市场逐渐复苏,单车大战打响了「共享经济」第一枪;共享战事未绝,阿里、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巨头又挑起「新零售」大旗,一时间无人便利店、生鲜超市成为最大热点。 纵观近几年创业大潮中的热点行业和事件,可以发现资本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后者的意志甚至能最终影响公司的走向。巨量资本能够迅速支撑起一个行业,在极短时间内创造数家独角兽公司。对于创业者来说,了解资本背后的投资逻辑可能关乎生死。近日,华兴资本董事总经理、顾问业务负责人王力行与「前沿社」会员进行了一场高浓度的「近场研究」,共同探讨资本的投资规律、分析资本市场的新动向和新趋势,为创业公司如何在互联网「下半场」与资本共舞,提供正确姿势。
摄于极客公园前沿社「近场研究」活动后。从左至右依次为:罗小渠、李宇、邬宁、张鹏、王力行、周航、陈磊华、徐磊、马原。 竞争越激烈 资本话语权越高 近日,饿了么收购百度外卖的消息成为一大热点,这场交易重新洗牌国内外卖 O2O 市场格局,「3 进 2」的结果是阿里系支撑的饿了么与美团外卖成为唯一对手,争夺这个已经白热化的存量市场。但单从金额来看,外卖行业的整合并不算动人心魄。两年前滴滴和快的、美团和大众点评等公司的并购,对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影响显得更大一些。华兴资本董事总经理、顾问业务负责人王力行坦言,2015 年的四次并购大战,为国内创业公司提供了理解问题的全新角度,从并购的市场和技术层面做出了先例。 根据相关机构数据,美国大部分公司并购发生在 IT、制造业等已经非常成熟的行业。由于行业足够成熟,已经不存在增量市场,剩下的公司为了争夺存量市场,最快的方式就是并购竞争对手。同样的逻辑在国内依然适用,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后,国内的互联网市场已经非常成熟,人口红利不再,如何在存量市场争夺用户就成为所有公司关注的焦点。对于凭借补贴大战来争夺市场份额的创业公司来说,如何借助资本迅速拉升用户数量就极为重要。 无论是「网约车」还是「共享单车」,主要选手的背后都有来自互联网巨头以及投资公司的海量资本,而只有大量资本加持的公司才能通过高强度的补贴大战,最终换得来之不易的市场份额和忠诚度较低的大量用户。而在这个过程中,随着竞争程度和补贴的不断升级,资本在这些创业公司中所占的股份也越来越多,话语权也越来越高,到后期资本倾向影响公司意志也不足为奇。 高强度的补贴大战,即便对于持有大量资本的投资公司来说也是非持续的,而当用户习惯已经建立,市场逐渐成熟后,对赛道上的选手进行整合就成为大概率事件。在某些并购交易中,不乏由资本来主导和推动并最终促成的。在某些案例中,创始人和原始团队的话语权和决策已经不能影响公司的走向,最终做出决定是大股东。 总的来说不论是共享经济还是新零售,近几年创业公司对于资本依赖的程度越来越高,已经是一个确定的趋势。 钱多了 资本审美更多元 互联网行业有一种说法,创始人决定公司气质。这句话可能在创业早期时比较准确,但是在后期,尤其是当下,更有可能的是引入的资本决定公司的走向,而不是创始人或者气质。在此前的投资领域,FA 的工作有些类似房产中介,生意的来源是信息不对称——手中掌握大量创业者不了解的资本。这个「行业壁垒」在后期被越来越多的创业媒体和新兴 FA 公司打破,又在近两年恢复过来,原因是不仅创业公司层出不穷,资本来源也如雨后春笋。 在国内创投市场发展初期,一些国外老牌投资公司和国内较有声誉的投资公司是资本的代表,其数量不过百余家。而在近两年,越来越多的资本涌入到投资行业中,不仅钱多了,而且来源也变得更加多元,「投出一个独角兽」不再是资本方的唯一诉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