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体验在UCD早期就被提及,1999年用户体验被归于人体工程学,并被ISO9241-210定义为:人对于产品、系统、或服务使用结果(真实使用或预知)的印象与反馈。 而用户体验被加上设计二字,则意味着其从理论朝实践的转变。第一份讨论用户体验设计的文献出版于1998年的《Web navigation: designing the user experience》。 可以说,用户体验的兴起,与互联网的兴起息息相关。计算机系统出现了第三种类型的用户,这类用户: 不将计算机当作必须完成任务的处理器; 不将计算机当作辅助完成复杂任务的专家系统。 「浏览」成为一种新的使用场景。2002年Jesse James Garrett的《用户体验要素》出版,此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真正的意义在于实践性,他将用户体验分作5个层次,并将系统分作软件交互和内容平台。
可以说在UCD的前期,虽然人们知道了用户的重要性,但在实践层次依然难以将对用户的考虑和设计本身结合在一起。而《用户体验要素》的理论丰富了交互理论——交互只是体验的一部分,而且还只是某一种类型软件系统的一部分。 在2002年前后,用户体验替代交互大行其道。 客户体验设计(Customer Experience Design) 客户体验(Customer)的概念在1994年就被提出,Carbone, Lewis P和Haeckel, Stephan H.在《Marketing Management》杂志1994年冬季刊上第一次提到了用工程的方式优化客户体验。 《Engineering Customer Experiences》一文几乎涵盖了后来所有互联网客户体验设计的全部,这些观点包括: 全场景的体验(Orchestrating Experience),所有体验点都应相互关联; 高瞻远瞩的设计,所有体验都应该有更高的目标,比如让客户快乐; 自然和符合直觉; 基于数据和分析的设计过程。 这些原则都对后世、直到服务设计领域都产生了极大影响。客户体验设计的核心逻辑是: 用户不再是中心,客户和品牌的交互过程才是; 用户目标不再是重点,而是更远大的品牌终极目标; 用户和计算机的交互不再是重点,而是所有产品和服务体验的总和。 服务设计(Service Design) 从客户体验设计到服务设计的演变,变得极为自然,既然所有产品和服务体验的总和是重点,那么在每一个点上提供好的服务、并将其串联就变得关键。 计算技术发展到今天,计算机早已不是工具,而是人们大部分活动的基础。但由于系统的建设晚于流程的建立、流程的建立又晚于客户需求的变化,这几乎成为不可解的谜题。我们当然可以设计理想的客户体验,但最后的结果无外乎两个: 对于旧系统,强依赖于后台逻辑和系统集成导致数据和体验的不一致; 对于新系统,则难以在未来和核心系统整合,服务体验难以规模化,和真正商业化。 解决这些问题,不单单只是技术上的,还有中后前台业务流程的整合,这便是服务设计尝试解决的第一大问题。 另一个服务设计尝试解决的问题更多来自于机会。在现实场景中,现实和虚拟的界限被打破、更多的可计算设备被制造,越来越多的数据开始被收集、越来越多独特的交互形式正在发生,加之云端和智能技术的发展,全新的服务模式可以由此产生。 诸如Amazon Go这样结合了机器视觉、传感器、深度学习、移动应用、云计算等多项技术的全新零售服务体验,在未来一定成为主流(而不一定是Amazon Go)。
服务设计就成为了各类新旧技术和流程天生的粘合剂。 设计的汤 今天我们所谈论的设计,就像一锅乱炖的汤,学者和实践者在过去近50年的时间里,不断增加新的概念或扩充已有概念: 界面就是一切; 用户交互才是中心,用户模型、认知心理学、人因工程学等被加入; 体验被提出,用户交互被缩小到整个用户体验的一部分; 用户不再重要,客户的全局体验变成核心; 客户与体验被整合,前中后台的流程、系统、技术、员工等要素被融入到整体设计里。
这碗设计的汤,发展到今天,已经变得无所不包了,只是曾经的边界都在被打散,无论是: 机器和人类; 界面和交互; 信息和内容; 功能和体验; 用户和客户; 线上和线下; 前台和后台; 服务和产品; 技术和情感。 设计师的成长,已经超越了技能,而作为想成为、或者已经是服务设计师的你,是否能够在这些边界中游刃有余,懂得取舍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