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接触社区是在念初中的时候有一个同学推荐了21.cn这个网站,当时还没有社区的概念,只是觉得这样的网站上有很多新闻可以直接看到,比起看报纸要方便很多,这也是最早接触互联网的回忆,其实当时这种门户网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区,只是一个堆积信息的平台而已。当然门户社区算是开了一个头在互联网中构建了“社区”的概念,把人和人重新连接在一起。一路走来,互联网“社区“是如何演变的呢? 回首以往,早期时,有百度贴吧、各种论坛(以前最喜欢逛的就是和塞班手机刷机有关的论坛了,还有就是这两天发生“乌龙事件”的牛博网)、大众门户社区;后来因为facebook的崛起使得国内出现了SNS网站,每个人都拥有了自己的主页面;同时还出现了豆瓣、花瓣、42qu等社区,把有着特定兴趣和话题的人聚在了一起;后来Stackoverflow,Quora这种看上去很原始的记录问答的模式也被聪明的程序员们带进了网络;近期,大量的团队协作平台、企业社交网络涌现,使得线下有着协作关系的人得以集聚一堂,在线协作。 我们可以明显的发觉互联网“社区”的演变有如下特点: 1.社区中,被关心的话题越来越细分化。 以前的门户社区几乎什么信息都有,而且也没有像搜索引擎那样去科学简洁地排列对用户来说具有不同价值的资讯,大家就像是在看一份很大的电子版报纸。而如今的社区更多是有着同样兴趣的人们会聚在一起,关注在同一个话题上,沟通起来很容易产生共鸣,如果你使用过豆瓣、42qu、点点这样的网站会体会到这一点。在未来会更进一步,人们甚至会直接把线下的工作项目放在线上讨论(比如创业团队的Co-working模式,即不同小团队之间共享优势资源做项目)。细分化的趋势也会使得人们停留在网上的时间变得更长。 2.社区群体越来越小。 最初在网络中的社区群体大都是以全体网民为主,而现在更多的网民喜欢找到和自己相关的群体,在中国市场,QQ群这种小众封闭的群体也很受青睐。 3.社区信息越来越有价值。 早期门户社区呈现的是新闻咨询,贴吧很多事娱乐化的信息;自从SNS网站来了以后,更多的个人信息被分享在平台中,尽管很多还是泛娱乐化; Stackoverflow、Quora等国外的问答社区引进了知识信息;teambition.com、asana.com半封闭协作平台则引进了更多的工作信息。可以说社区的信息在走向更高的质量,互联网正在发挥它原本应该拥有的作用。 这样的趋势就像一个社会学现象,起初网络看似把所有的人都解放了,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社区群体。可见互联网作为工具在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遵守着人类本身的文化习惯,人们在古时与动物野兽抗争能够存活下来最重要的技能就是协作,协作的人们构成了一个个团队,一个个团队构成了一个个族群和部落,互联网社区最终还是会返璞归真,虚拟的社会形态会和真实生活一样,人们在社区里讨论的信息会更加具体、基于现实生活和工作。我们今天看到的社区演变就说明了这一点。
文:Teambition官方博客(转载请注明出处连接)
娄昊川 发表于 Teambition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