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现在对小众产品的未来感到有些不乐观,尽管我们会有由衷欣赏、赞叹一些小众产品的创意和设计,但实际情况是,市场——绝大多数用户和消费者——却更加倾向于大众化的产品,如果这样的产品所蕴含的理念和价值让我们感到不满,那么更让我们感到困惑的的是为什么市场会选择欢迎这样的产品? 是产品迎合了市场的需要而大众化,还是市场迫使产品趋向大众化?一个核心的问题浮出水面:究竟是谁来决定产品的价值取向和品位?
2007年,一个只能加载YouTube的弹幕动画(动画在日语中泛指电影)视频网站上线,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里,留言数超过1000万条,稍后被YouTube屏蔽,于是推出自有动画分享服务,两个月内,注册ID超过10万,半年内,站上影片观看次数超过10亿次,注册ID超过200万,付费会员超过5万人,到今年4月,该网站注册ID数达到2,725万人,付费会员162万人,月收入8亿,年收入超过100亿。而目前此网站播放次数前10位全为ACG向。 相信很多读者已经猜出来了,这就是日本的NICONICO。细化市场专攻ACG方向的NICONICO不仅活了下来,而且获得有滋有味。 或许你会说ACG在日本不算小众,但是,在中国这样的大环境里,像Acfun和Bilibili之类的网站虽然不能活得像NICONICO那样滋润,但至少也维持着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考虑到在当前国内的视频网站基本都处于烧钱亏损的状态,尤其是A站和B站基本上属于个人性质的小网站,这样的情况尤其值得我们的敬佩和尊重。 如果说视频网站还有特殊性的话,那么轻博客则具有较强的普遍性。 2007年上线的Tumblr在头两周内就获得75000名用户,到今年6月,上面共发布了博文将近5900万博文和247亿推文,在2011年,Tumblr的估值就已经达到8亿美元。 无论是正在践行轻博客化的百度空间,还是实际上已经走在轻博客路上的QQ空间,它们和点点及Lofter都有着显著的差异,或许一个小小的数据就能反映出这一点来,Lofter用户群中使用IE6的比例只有5%,更多的流量来自Chrome和FireFox。
目前点点的用户超过600万,拥有超过万名原创用户的Lofter,在腾讯和百度面前,这样的市场当然可以算作是小众,但是这种小众的魅力却吸引了国内最具活力和创意的设计师、摄影家等群体的加入。 拥有一个有活力有影响力的用户群体在当前竞争日趋白热化的环境中将愈发体现出它的重要意义,或许,苹果在iOS6的深度整合中选择新浪而不是腾讯微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问题——产品不止是用户多而已,产品的最终价值的体现是由用户的价值决定的,一个低层次大范围的用户群体或许会在初期促进产品的发展,但产品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势必受到这些用户的影响而无法作出更好的体验和改进,那时产品的价值也会逐渐下降。 2009年的时候,已经拥有1000万用户的豆瓣仍被当作年度最佳的小众网站,到现在,豆瓣用户超过6000万,谁还能说它小众呢?
但是,最初的豆瓣却和当时的网络环境大相径庭,依靠影音书吸引用户这样的发展路线,最初的豆瓣有几人会看好,有几人会预料到它会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和格局。只是依靠影音书,只是依靠用户的自发内容生成,当然不能在去年取得5000万美元级别的融资,豆瓣的成长和发展对国内互联网的最大意义和启示,或许在于一个崭新的小众市场的被挖掘和重视。 一个能坚持自己风格不流俗,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向市场妥协的产品在国内市场上不仅没有死,还成为一个群体的集聚地,成为国内互联网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线,这意味着产品如果够优秀,够有吸引用户的创意和品质,那么同样能培养起用户的兴趣和品位,建立自己的用户群体——这不仅是一件勇敢的事,同样是一番伟大的事业。 小众市场并不由用户人数决定,所谓小众,更多地反映在产品的价值之上,意味着别出心裁的用户体验和界面,意味着与众不同的功能,意味着别开生面的市场定位,或许对绝大多数互联网创业者和创业者来说,设计一款受大众欢迎的产品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可问题是,受大众欢迎的产品往往意味着红海市场的激烈竞争,在这样的市场上要想出人头地无疑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而小众产品可能不仅意味着一块新的领域,更有可能意味着新的思维模式和商业模式。 选择开拓陌生的新领域并坚持下去,不仅需要超凡的眼光,更需要超人的勇气和毅力,这样选择的人不仅是打破传统的市场品位,更会重新引导整个市场的趋势。所以,市场上赢得的是乔布斯,输得是不思进取的是诺基亚。 那么,你有勇气去选择做自己的小众产品吗? 原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