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社交。常见的社交类产品包括: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微信、提供知识社交平台的知乎、全民直播视频社交的映客,以及从约附近的人,到视频直播的陌陌,等等... 身为设计师的我们,在做社交类产品分析时,习惯性分析它们的产品策略、功能框架、视觉语言,等方面。 但是我们往往忽略掉一个最本质的问题,那就是:人们为什么要社交?希望从社交中获得什么? 人们为什么要社交? 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简单调研,大家的回答是: 把这些答案归纳一下,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1.怕孤独;2.被认可。 1.怕孤独 因为自然的选择,让习惯群居的人类生存下来。反过来说,人类没有能力在自然界独居(相对老虎这类独居动物)。 所以,自然在我们的大脑里制造一种机制: 映射到现在的生活中,我们时不时打开微信看有没有人联系自己,我们喜欢加入一些圈子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我们希望认识/渴望了解一些陌生人,等等的行为,都是为了解决自己的孤独感。 2.被认可 我们害怕被忽视、被遗忘、被抛弃,而更渴望获得认可。 比如:一只被抛弃的猴子,脱离了群体之后,它有更大的可能会死于非命,会遭到别的动物攻击。而得到认可的猴子才能在部落里更好的生存,找到配偶,繁衍后代。 一代代幸存下来直到我们,所携带的基因就是“在意别人看法和认可”了。 映射到现在生活中,当我们在社交平台上,发自拍、晒包包、秀恩爱的目的是什么? 对,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肯定。所以就有了大家所熟悉的功能“赞”和“顶”。 总的来说:解决孤独感和寻求认可,是我们一切社会化行为的核心动力。 目前社交产品有哪些? 我们常见的社交类产品,可以大致分为两个维度:a.熟人社交;b.陌生人社交。 1.熟人社交 熟人社交,指在线下或者固定的载体建立过信任的朋友。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微信,QQ。 熟人社交产品,基本围绕着三种场景:跟某某某聊会儿(消息);找到某某某(通讯录);好无聊啊,大家都在干嘛啊(朋友圈/q空间)。因此,微信和QQ底Tab的核心功能就是这些。 那么它如何帮助用户从中获得认可呢?获得认可其实就是:a.增加获得认可的机会;b.降低获得认可的门槛。 当我们用微信发朋友圈时,更引导用户发图片/视频,而不是编辑成本过高的文字(鼓励你发动态,增加获得认可的机会);而且在Feed流里,对动态的“点赞”优先于“评论”展示,(更容易得到别人的肯定,降低获得认可的门槛)。 得到认可/渴望被认可,用户才更愿意分享(xuan yao)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ming pai bao bao)。 产品还会利用人们渴望得到认可的心理,增加付费功能。比如:QQ登录时长的等级展示,开通会员后名字加红制定特权,以及开通黄钻展示更多访客。满足人们渴望得到认可的虚荣心。 以上是熟人社交产品,它们的特点是:信任和强关系,而且迁移成本高。所以市面上熟人社交产品做起来的寥寥无几。 2.陌生人社交 陌生人社交面临的挑战就是如何解决信任的问题。市面上有很多产品,基于:a.兴趣爱好;b.地理位置;c.短视频/直播; d.婚恋,等等的方式,进行互动。 a.兴趣爱好 由于陌生人社交要解决信任问题,而拥有共同的爱好、观点、价值观,是建立信任的基础。目前有很多产品此入手,例如:豆瓣、same、贴吧、知乎、微博等等... 它们都是以话题或兴趣小组为主,让陌生人加入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圈子后,渐渐的建立关系链,高效的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