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描述:可以通过文字剧本或者流程节点的方式描述场景,回答: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有什么动机和行为?有什么担忧和阻碍?有什么感受和结果?此步骤是设计灵感的重要来源之一; 用户诉求:用户想要什么?场景描述中定有涉及,可从场景描述中剥离出来; 担忧阻碍:用户担心什么,会遇到什么问题?场景描述中定有涉及,可从场景描述中剥离出来; 方法参考:场景剧本、故事板、同理心地图、用户体验地图、访谈、观察、用户测试等; 3.3. 条件
条件,就是设计的脚铐: a. 资源 指此次项目的资源信息,例如“时间排期”、“开发资源”、“渠道资源”等,此部分仅作了解即可; b. 限制 指此次项目的各类限制,例如“注册必须填写公司名称等多项信息(业务限制)”、“webview无法调用邮箱类型键盘(技术限制)”、“原先产品中的红色不代表警告含义(历史继承性限制)”; 方法参考:需求评审、需求沟通、技术沟通、竞品调研、历史版本调研等; 3.4. 设计
设计部分从“设计目标”到“设计策略”到“设计点”,应当是一个巨大的树形图,如下: a. 设计目标 设计目标建立在项目目标和用户目标(用户目标就是用户的诉求、担忧、阻碍)基础上,比如“某问答类产品”改版的部分设计目标是: 提高用户活跃度 提高提问数量 提高回答率 提高提问者和回答者体验 方法参考:需求沟通+树形图推导等; b. 设计策略 设计策略建立在设计目标的基础上,每个目标可能有多个策略。比如上文中的“提高回答率”这条设计目标可能有以下策略: 提高回答者触达率 提高回答者打开意愿 提高回答者回答意愿 制定设计策略的前提是充分了解“用户”、“场景”、“条件”,这些是设计策略的信息源,也是设计策略合理性的筛选器。 方法参考:树形图推导等; c. 设计方案 每个策略都会延伸出多个设计点,所有可执行的设计点生成了设计方案。比如上文中的“提高回答者回答意愿”这个设计策略,可能对应以下设计点: 在问题前加上“提问者昵称和头像”,造成“私信感”; 将“奖励信息”附在问题上; 把女性提问的问题推送给男性; 想要得到“设计点”,同样需要充分结合“用户”、“场景”、“条件”。仅仅通过“推导”和“脑补”是不够的,这是决定设计合理性的重要一环,也是新手很容易犯错的地方。最后需要补充的一点是:设计点简单相加无法直接得到设计方案,这期间还需要通过“信息设计”、“任务流程设计”、“界面推敲”等几个环节,才可以将设计点串联在一起变为设计方案。 方法参考:树形图推导、脑暴、焦点小组、设计内审、MVP+简要测试等; 3.5. 落地
a. 设计确认 设计确认有很多方式,比如走查、评审、用户测试等; b. 设计实施 设计实施是重要的环节,设计效果的评判永远以线上产品为准,而不是设计稿。此部分可能含有:视觉对接、开发对接、跟进辅助、线上走查验收等等。 c. 结果验证 在产品上线后,需要统计线上数据、用户评价、利益相关者评价等信息。对照项目目标和设计目标,评判设计成果。并记录相关问题,为下次迭代做好准备。 四、如何使用:5个步骤 下载GUCDR模型画布工具; 对照画布中的每个点,在文档编辑器中依次回答,或直接在脑海中回答; 标记暂时无法回答的点,这些点便是设计完整性中的或缺点; 汇总所有做过标记的点,按照画布中的数字顺序,并结合文中提供的“参考方法”规划设计工作(需求沟通、用户调研、数据分析、竞品分析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