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问题。从试着将原始的设计命题解析成几个部分,评估兴趣点。枚举尽可能多的元素,找到特征点,定义兴趣点和极端情况,列出可以去可以去调研的地点、人物和故事。 将调研结果整成一个个的主题,方便看到研究结果的概貌。接下来把范围缩小到你想要研究的主题上去。 投身研究。运用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的研究方法,IDEO官网(ideo.org)有一系列的研究方法可供参考。 到目前为止,你应该拿到了一大堆非结构化的散乱的研究结果。 定义阶段/总结 怎样有效地利用在发现期得到的那些研究结果,我建议你可以按照以下的步骤加工它们: 把所有数据汇合到一起,并把他们分享给其他团队成员。 将数据归并到之前整合出来的主题中去。 找出 insights(所谓insighs就是在某个特殊主题上的未知的真相,它们是关于用户动机,用户诉求或痛点的),创建机会点。 创建HMW问题(HMW问题即以“How might we…”开头的问题,以问“我们如何能…”这种更易于感知的形式列出哪些问题是可行的和亟待解决的)。
△ 阶段一:做正确的事 这个过程结束后,你的产出将是一个加工后的设计概要(design brief),以HMW问题出现,它们可以是概要也可以涉及细节,它们甚至可以与最初定义的问题是有冲突的甚至是相反的。 第二阶段——用正确的方法做事(第二颗钻石:发展期和交付期) 发展阶段/想法 因为在前面阶段你已经推断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或想要挑战的点,现在你可以出设计概念了。 概念设计。这是一个最有意思的阶段,是一个发散的阶段。这时候就不要吝啬想法了,开启你的脑容量,让想法多飞一会吧。在想法阶段,不要做任何的是非判断,多暗示自己“对,我可以这样,然后…”而不是否定或质疑自己的想法。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要让一切皆有可能,甚至可以在别人的想法基础上发展新的设计概念。外面流传着大把的发散想法,我就不在这里赘述了。 设计评估。在概念设计的最后阶段,评估你的那些天马星空的想法,挑出你最喜欢的那些。我推荐两种方法来做这件事:投票法(团队成员投票)和矩阵法(一个矩阵,横轴衡量可行性,纵轴衡量潜在影响,将你的想法扔到里面去,一目了然) 这时候,你会得到少量精选出来的想法,你将在后期利用它们做原型或测试,并从这些想法里发展出最终的解决方案。 交付期/实现 有了一些备选方案后,你得想衡量最后选择哪一个以及他的执行或实现的方式。我建议以下三步敏捷开发流程: 开发/原型 测试/分析 迭代/重复 顺便说说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s)的作用:用一个可感知的产品或原型去测试它是否能够回过头去解决最初的那个问题。
△ 阶段二:用正确的方法做事 走到这一步,最终方案、产品、答案或解决方案就已经出来了。 这个流程走了一遍后,你可以回过头按照刚刚的步骤再来一遍,总有一些东西是可以被改进的,还是那句话:创造本身就是不停地以全新的方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 再多说两三句: 本文绝不是一个结论,也没有人说它是不二法门。 这个修订版的双钻石模型也只是一种我个人的方法,它不是唯一的。我今天在这里把它分享出来就是来接受更多人的挑战、质疑或在此基础上的再修改。
△ 完整的双钻石模型 根据项目的不同或者你在项目中的角色的不同,钻石的大小也会不一样,这就意味着你所做的项目可能只是双钻石模型中的某一个部分。这个过程并不是直接到达的,因此,要反应灵活,做好在任何一个点往复的准备。 本文专注于设计过程的基本框架,而不是应用到过程里那些单独的工具或方法。这个框架有可能为你们所用也可能不会,但是于我而言,它确实是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帮助和指导了我。 在设计流程里的某些节点上,你可能会感觉自己迷失在大雾里找不到方向,这都是正常现象,不妨试着运用双钻石模型框架,跟问题周旋到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