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我们在严格控制“物唤醒”的标准,特别在午夜12点以后,不能随便碰个东西音箱就响了,那是“午夜凶铃”。如果物唤醒多了,两三次后用户就会拔掉音箱,再也不用了。 钛媒体:现在大公司都说 All in AI,猎豹的差异化是什么? 傅盛:增长路径会有差异化。这个事情最后要落地到产品本身,用产品的思路去思考技术怎么落地,而不是去研发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技术。 其实这和所有行业的发展是一样的。先有一个技术的专利,再等技术成熟后产品化。我也拜访了很多公司,发现这些做智能机器人的,以前有做吸尘器生产线的(制造流);也有教授和博士(技术流);就是没有真正做互联网产品的。 AI本质上有一个核心关键词:跨界。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点,核心是怎么把AI应用起来,而且能够让消费者用它。我们做小雅音箱的时候,把Echo所有的用户行为看了一遍,发现60%的用户是做点歌,所以我们当时就要求,一定要把点歌的需求做得足够好。 钛媒体:怎么判断 AI 未来的趋势,这个行业的门槛会是什么? 傅盛:我跟很多人对AI的看法不太一样,我认为AI技术一定会快速普及,这个观点也是亚马逊的一个高管说的,他说以后高中生就可以做AI。所以大家现在都在谈 all in AI,本质上就是门槛低了。 我觉得实体经济的春天要来了,过去我们会说他们“重”,但现在来看“重”反而是一种优势,所以猎豹也必须把软件变成一个真正的实体,把 AI 放在消费者能接触到的产品中,我们肯定会做硬件,未来所有的设备都应该是智能的。 谈全球化:欧美流量贵,东南亚变现差,至于非洲…… 钛媒体:当下国内互联网公司普遍在海外布局,和猎豹当时出海相比,境况怎样? 傅盛:猎豹抓住了一波最好的互联网国际化的时机。那时候安卓在全球流行,我们是伴随着安卓系统打胜仗。当时美国用户都很便宜,才零点几美金,现在最后悔的是当时没有把钱全砸进去(买流量)。 但今天来看,欧美和中国的问题是一样的,移动互联网不再增长,它的红利已经所剩无几,都要进入精细运营、深度运营和相互激烈竞争的状态,巨头的力量会越来越强。 钛媒体:东南亚、非洲等发展中国家是否有机会? 傅盛:我们在印度、印尼、非洲也获取过大量用户,但是发现他们商业化能力特别弱。 比如印度。我们把去年的利润几乎全投进了印度市场,一天能获取上百万用户,结果发现印度用户一个月愿意掏几十元的都很少,这个国家发展比中国慢不止一拍。 而且在印度、印尼这样的东南亚国家,他们对本地化的属性要求会特别多,就会要求你做成下一个美团,这就需要在本地做非常重的运营。 如果只看用户量的增长,海外的确是会更快,我们有一个在非洲肯尼亚做点对点 WiFi 传输的产品,在不维护的情况下每天还有快十万的获客,但要想把这部分流量变现,只能等非洲国家经济崛起了。 钛媒体:巨头做出海业务会遭遇到什么困境? 傅盛:巨头的问题就是他们内部最精锐的人员一定会打国内市场,派出去的成员(可能是实习生)得到的总部资源又很弱,最后高层得不到想要的结果,也就不再继续投钱。 另外,中国本土市场对创业者依旧有诱惑。不论是操作难度还是收入规模,创业公司去深耕河南一个省,也比去布局海外几个国家要简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