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们使用APP的过程中都绕不开在室外使用的情况,尤其是一些以室外场景为重的APP,包括滴滴打车、百度地图等。室外的场景比室内场景要复杂的多,要考虑影响使用的因素也更多。可以说,能hold住室外场景的APP,对室内环境的交互设计也不在话下。 那么,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在室外场景下,影响用户与APP交互的因素有几个? 首先,我们模拟一个用户拿着手机操作一个APP,从室内走到了室外。对他来说,最明显的环境变化会是什么? 是“光”。 环境光对用户操作APP的影响是最初的、最直接的。一般来说,两种场景:用户从室内到刺眼的太阳光底下;用户从明亮的室内到昏暗的夜幕下。 当下对这种视觉层面的影响,普遍的设计策略是: 快速调节屏幕亮度; 对于需要长期在室外使用的APP,界面使用色块或尽量提高界面元素的对比度 其次,当用户适应了光线,之后随之而来的影响因素会是什么? “声音”。 听觉上的影响不一定会作用在每一个APP,因为不是所有的APP都会设计声音交互。但对于设计了此类交互的APP,嘈杂的室外环境会让用户在声音信息的接收及发送上产生干扰。 语音交互在当下越来越成为趋势,因为它解放了用户的眼睛与手,交互方式更加智能。对于声音输入的干扰,目前一般的处理是降噪。像iOS有系统层面的‘电话噪音消除’。而对于声音输出的声音干扰,笔者目前倒没看到过合理的解决方案。目前的解决方法,比如说自己手动调大点声音;比如说拿着手机靠近耳朵。。。 第三,除了视觉上的、听觉上的,接下来的影响因素会是哪个? 笔者有个观点:在室外环境,对用户影响最大的因素叫做:注意力。 为什么? 你们看,在室外,有无数的状况会分散用户操作APP的注意力: 走路要分散注意力瞄一眼路面 到路口要看一眼红绿灯 有人喊要分心看一眼 突发事件要保持好奇心去瞅瞅 对面走过来一个妹子要看看长得怎么样 对面跑过来一只狗要躲避 即使走在人行道上也要时刻留心交通状况、注意电瓶车 …… 所以,在室外,用户进行的多数是碎片化的操作,断断续续地。频繁被打断是常态。 笔者分析了市面上大多数的室外APP。为了兼顾注意力被分散的场景,他们这么设计APP: 保持任务流简单、且短; 界面布局聚焦。聚焦用户注意力,使用户快速完成操作; 单页面信息点唯一,减轻用户的记忆负担。用户在被打断之后回来,可以快速继续任务流。 关于注意力,有两个设计思路可以作为对比: 一、当下APP在室外场景下的设计思维 保持用户的注意力于当前流程,以完成任务为设计目标。APP设计的维度停留在屏幕,让用户专注于与手机屏幕进行交流,快速完成任务。 二、屏幕之外,更加传统的设计思维 举个例子:开车的时候,让驾驶员的注意力一直保持在路面上对他来说才是最安全的。但是,这个时候如果驾驶员需要调节车内音乐的音量。传统的设计是提供物理旋钮,驾驶员需要做的是摸到旋钮,然后转动即可。这种设计相比于当下逐渐流行的大屏幕、去按钮设计,笔者认为,物理按钮更加优质。 为什么? 因为物理旋钮在寻找上是模糊的,驾驶员只需用手靠触觉去感应,多摸几下就能找到。这个时候,驾驶员可以最大程度保持他的注意力在路面上。而如果把物理旋钮换成屏幕。软件的要求是精准,屏幕也提供不了实物的手感。所以,驾驶员始终都需要看一眼屏幕,才能确定点击区域,即使设计师在屏幕内把音量调节按钮做的再大。 孰优孰劣,一看便知。 笔者认为,室外场景下,一个有担当的APP应该做到‘用户只需花费小部分注意力于APP上即可完成任务’。如果有APP能做到如此,也就意味着:在室外,用户可以一边操作APP完成任务,一边去做其他事情。这就是一心二用。 接下来,怎样才能做到让用户一心二用? 其实就两点: 弱化屏幕维度的信息输入 弱化屏幕维度的信息输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