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和朋友们聚在一起聊天。 “前几天我在微博上看到说房价要涨” “哎,你看到我在朋友圈发的那个新闻了吗?” “我在你QQ空间上看到你发的那个新闻,你是从哪里看到的啊?” 可能是职业病的缘故,我已经习惯了去观察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希望从中发现什么或者印证一些东西:现在大家获取新闻越来越依赖社交网络了。 其实社交网络渠道作为用户获取新闻的现象早已不是新鲜话题,越来越多的新闻资讯产品将“分享到……”作为其产品的功能标配,一方面为了满足产品用户在阅读新闻时分享的需求,更多是希望借助社交网络渠道为产品带来用户的自循环回流和新用户的拉动。
其实真正达到后一个目的其实是不容易的,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日益发展的今天,作为一个新闻资讯产品来说,不是仅仅接入某一个移动社交开放平台,调用哪个API就可以坐等用户的,这其中还是有文章可做的: 让正确的产品遇到正确的社交网络渠道 之前一直上某个科技资讯网站,遇到好的文章就会分享到QQ空间或者微博,突然有一天发现原来的几个按钮变成了一长串,还有更多按钮:
为了更大范围的覆盖分享新闻资讯的用户群,选择越来越多的分享渠道是很好的,但“大面积撒网”也需要“重点捕捞”,尤其是到了手机端,本来就不大的手机屏幕,多一个按钮就会给用户带来加倍的使用负担,所以需要新闻资讯产品在做“分享到……”功能时,遵循一个“二八原则”,选择与自身产品用户群相match的社交网络渠道。 如果用户群不match,最直接的就是自身产品用户不会使用“分享到……”的功能,一方面浪费了自身的产品技术成本,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用户的产品使用负担。其实对于比较传统的新闻资讯产品来说,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选择目前用户覆盖量最广的几大社交网络平台:QQ、微信和sina微博,展现形式上,可以有分享到QQ空间、微信好友、朋友圈和sina微博等。
走出去后,“我”就不仅仅是“我”了 很多时候,新闻资讯产品的产品经理在决定了需要在自身产品的哪里增加“分享到……”功能和接入哪些社交网络平台后就把工作交给了技术,让技术根据各家的API文档来进行开发,忽略了用户分享出去的内容在社交网络渠道上的展现形式,其实这对于产品分享功能来说才是最关键的一步,如果处理的不好不仅影响自身产品的回流,还会影响社交网络平台产品的用户体验。 开放平台自从作为一种产品形态走上互联网的舞台,就意味着大家都不再是独立的个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的平台能力作为“我”产品功能的一部分了,“我”的用户也同时是“你”的用户,那么“我”也有义务来维护“你”的产品体验,这样才能把“你”的用户也变成“我”的用户。 所以每个接入社交网络平台产品的产品经理,在接入工作中,首先要把自己当作是这个社交平台的产品经理,用心设计自己的产品内容分享到社交平台后的展现形式,也就是feeds。 一个漂亮的分享feeds有两个重要因素:回流入口和吸引人。
如果一个新闻资讯产品忘记了在分享feeds里传入回流入口的参数,那真是赔本赚吆喝了,但这也不只是传入一个url的参数那么简单,要考虑手机场景,试想一个用户在社交渠道中看到一个感兴趣的新闻,点击一个链接后是一个PC上的web页面,他会很郁闷的。一个比较好的处理方式是:准备一套在手机上适应的新闻资讯页面,在页面上放置自己应用的入口。这样,用户来了,第一目的是看详细新闻,如果想再看更多的自然就会点击应用打开或者下载。 想做到分享feeds吸引人就需要精耕细作了,仔细研究要接入社交平台的API文档,对于每个传入参数都要考虑周详。新闻标题必不可少,但放到feeds的什么位置展现最合适,是否可以传入新闻摘要和新闻图片来丰富feeds的展现,另外对于在社交网络上看新闻的用户来说,如果有好友的分享理由和评论会更容易关注这条新闻,所以还要考虑用户的UGC该如何在feeds中一同展现。当然,众所周知,用户在使用新闻资讯产品时是非常懒的,很少在分享新闻时说些什么,所以这又需要从交互上推敲引导。
再小的功能也要数据说话 对于任何一个细小的功能也不能放过对数据的监控,就新闻资讯产品的分享功能而言,需要把握: 用户分享新闻时对渠道的选择数据。根据这个数据可以知道自身产品的用户更愿意分享到哪个社交平台,与哪个平台用户契合度更高,从而了解自身用户群的用户画像。只有更了解自己产品的用户和行为习惯,才能更好的进行进一步的产品规划。 内容分享之后带来的用户回流数据。需要在产品策划时就根据不同社交渠道feeds展现的回流入口做好数据统计,获得产品回流数据才能更有针对性的对于回流量高的社交平台进行产品运营和深度产品合作,有的放矢,将有限的成本投入到更有价值的工作中。 结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