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任何一种事物,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生命周期。新生阶段,有人追捧;高潮阶段,有人狂热;走向低潮时,会有各种杂音。在互联网的时代,这个轮回更是得到不断的认证。关于豆瓣,从人们的讨论看,现在似乎也在进入这样一个周期。下面是豆瓣上一个老豆友(从2007年至今)在知乎提出的自己的看法。 本人应算是豆瓣资深用户,从07年开始玩豆瓣,起初只是为了找书和电影,后来一度热衷于参加组织各种线上线下的活动,参加和创建了很多小组和同城QQ群,后来迷过一段时间小站,后来专注于葫芦屯与农业金属研究,后来是始终没搞清怎么玩的阿尔法城和小豆,后来再是一度每日必读的到九点,而现在除了偶尔更新下日记,更新几本读过的书和电影,听听豆瓣电台,基本不在豆瓣上呆太久了。 自我总结如下: 1.年纪大了,开始更关心对自己有用的事。 2.以前喜欢看小组里的各种爆料和时事,自从有了微博,豆瓣的新闻属性没那么强了,虽然做了类似形式的豆瓣说豆瓣广播。 3.现在的豆瓣商品一上线,我的首页迅速沦为各种淘宝货的集合,只好设置取消此类关注。 4.豆瓣感觉越来越平庸,无聊人士越来越多,很多到处扒来的无趣相册,很多无聊的线上活动,小组里也充斥着各种无病呻吟和胡乱勾搭。 感觉豆瓣一直在努力,但是想赚钱却又撒不下文艺的遮羞布,单纯靠一批上班开小差下班摇微信的用户群,能发展好吗? 看看知乎网友的神回复: 高端贡献大的豆瓣用户结束学业结束单身结婚生娃去了。 豆瓣的活跃用户群和当年的已经不一样了。 所以“感觉越来越平庸”。 高品质的内容完全依赖于高素质用户,而高素质用户在社会上永远是比例比较小的,说白了就是高级文艺青年和大神级的学霸、技术强人,这种人永远占很小的比例。 豆瓣开始以这种高素质用户为主,并且迅速吸引同类用户,但是随着用户数量暴增,神人的数量的增长速度减慢了(因为社会上总共也就那么不多的一小撮有心情分享的大神),不会再增加了,反倒是慕名而来的小白越来越多了,比例越来越大,逐渐稀释了内容,使得大神逐渐远离这个网站,并且冲着流量巨大的客户群来的的淘宝店主、兼职招聘无疑加剧了这种趋势。 最终就成了一个悖论:流量不增加,网站盈利受限制;流量增加,会使得网站庸俗化,失去赖以生存的特质,进而影响客户体验,影响盈利。 借用默多克的一句话:“增加报纸发行量的方法很简单,降低品味!”也就是说,普通大众的总体水准的低下是客观的。当一个网站的流量暴增时,其实不可避免的是普通大众在大举进入,那么,这个网站的信息质量的下降也就是具有必然性的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