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医疗服务行业相对于公众需求而言,存在着严重供给不足的状况,现代IT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医疗服务机构的运营效率,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健康数据监测技术的普及有利于对高危人群的早期医疗进行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医药费用。从这个意义上讲,供给端效率的提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供需矛盾。而且,健康数据服务将成为许多医疗服务机构极有特色的卖点。 2013年最令人兴奋的消息是政府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这是彻底解决医疗服务供需矛盾的唯一手段。尽管如此,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为全体国民提供高质量的医疗健康服务仍是个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 在医疗健康服务业,我们需要定义新的服务标准、重构新的商业模式、发现新的商业机会。这场商机是每一家投资机构都无法忽视的。 关键词:电商 拐点期已到:向移动化、B2C全面转移 在经历了疯狂阶段后,这个行业会慢慢回归到理性阶段。 文 | 黄若
在2014年,我认为电商领域有三个大的趋势值得我们关注。 第一个趋势是移动。整个电商行业往移动迁移的速度在加剧。现在电商由PC往移动迁移的状况,有点类似于10年前很多人购物从线下转向线上的情形。更相似的是,购物的群体都是年轻群体。今天移动端的人群,吸引的大部分是“90后”“95后”,以18~25岁的年轻族群为主。就像在当年,随便一个人注册个账号就可以在淘宝购物;现在有台手机,同样就可以购物了。年轻群体通常都是新的商务模型、业态的体验者。 除了顾客更加年轻化,移动端爆发和PC端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商品品类。早期PC端的爆发,销售门类主要是图书、3C这些标准化程度比较高的商品;而移动端更多体现在生活服务类商品。移动端作为新的购物工具,先天具有LBS等优势。我们看电商往移动端的迁移,与早期PC端大发展相比,共同的特点是用户群比较年轻;不一样的是,商品不仅仅局限于标准品,更多是满足生活日常需求的商品或服务。 第二个趋势是B2C。中国的电商正在从C2C转向B2C。C2C其实在走下坡路,这一点我5年前在阿里巴巴内部就提到了,他们当时一直不认可。C2C本身是一个集市业态,也就是农贸市场。而农贸市场的优点是门槛很低,只要你有5斤白菜或2斤苹果,交个5块钱管理费,弄杆秤就可以卖了。但最大的缺点是商品质量良莠不齐,无法给顾客提供一个良好、持续的购物体验。今天运气好,顾客可能买到很好的菜;明天运气不好,顾客可能会遭遇缺斤短两。在零售上讲,这是初级的业态,这种初级业态一定会让位给更高级的业态。就像线下的农贸市场让位给超市、百货商店。 淘宝商城没有创立的时候,C2C占据了95%的市场份额,B2C仅有京东、当当、卓越亚马逊这几家。通过这几年发展,B2C的份额在不断增加。在我参与创办淘宝商城的时候,C2C占比95%,到了2012年已经是75%。2013年的数字还没出来,我估计C2C是67%左右在未来5年内,可能会达到B2C与C2C各占50%的格局,C2C会慢慢走向饱和甚至停滞。 第三个趋势是经营。会有越来越多的电商企业关注到经营。我有一个口头禅:做零售,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都是一个拉二胡的生意。如果只拉一根弦,是拉不好曲子的。所谓两根弦,一根是市场份额、增长率,一根是利润率、费用率。这么多年来,很多电商企业都是在拉二胡的单弦,今年规模增长多少、明年规模要有多大。这里面客观的原因有很多,早期大家都会争市场份额,很多VC也在后面扬鞭追打。但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中,大家都没有追求可持续健康的增长。现在一些大的电商企业都走到了D轮、E轮,这时候再融资已经比较难了,再想获得超过100%的增长已接近尾声,这时候不得不优化经营,在提高运营效率方面下文章。 过去这几年,我们看到有一家名叫唯品会的公司能一枝独秀,不仅在闪购这个商业模式上有创新,而且运营效率做得好,是商业模式和运营效率的结合。每个季度的利润率都在上升而运营费用在下降,长远来看,这才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根本之道。 在经历了疯狂阶段后,这个行业会慢慢回归到理性的阶段,增长固然重要,但更需要的是产出。我有一个形象的描述:好比你赶着一批马快速奔跑,在快速奔跑中,会扬起很多灰尘,很多人把灰尘算作马的体积,其实灰尘落下来之后才是实打实的重量。电商也是这样,现在很多企业是“有规模、没效益”。这些规模都是靠着不断烧钱买顾客买来的,比如低价促销、铺天盖地的广告。这是一个行业的拐点期,没有效率的规模和没有规模的效率,同样没有价值,这也是零售的核心。 (本人观点不代表作者所在机构) 关键词:营销 最好的营销是“调情” 宣讲、洗脑式的营销时代已经终结,未来势必是“施”与“受”的你一言我一语的暧昧调情。 文 | 蒋政文
金庸小说《雪山飞狐》的结尾在胡斐挥起刀的一瞬间戛然而止。“胡斐万分为难,这一刀该当劈还是不劈。”劈下,便可为父报仇,但是对方是自己心爱之人的生父;不劈,就有可能死在对方剑下。当此天人交战之际,金庸大笔一收,把谜题留给了读者。 金庸小说的结局向来奇诡,或悲或喜,或隽永或澎湃,但《雪山飞狐》的开放式结局无疑是被谈论得最多的一个,有人认为这一刀毫无疑问应该劈,有人认为重情重义的侠之大者就应该牺牲自我、成全他人……当年争论不休、备受煎熬的武侠迷们至今仍津津乐道。从营销角度看,这就是叙述和交互的区别。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