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才盘点主要以公司战略方向的调整和细化为节点,在盘点过程中,统一管理层对于人才的认识,形成客观评价,如果把公司人格化,那么找合适的人才对公司而言就是一次消费行为。 又是一年点将时。几乎所有公司都在忙着同一件事,就是找人,找到更好、更合适的人。 CEO 们追求 “把人放到对的位置上”,但现实中却往往出现尴尬的状况:请来了一只会生金蛋的母鸡,却把它拿来炖鸡汤喝。公司的期待值没有得到满足,“母鸡” 也饱受摧残。 在4月7日播出的《长谈》中,罗永浩回顾了锤子科技成立至今的骄傲与遗憾。关于人才这个话题,他分享了两个场景: 早期没有专业的 OS 开发管理者,导致团队在开发流程、效率方面都存在问题,时常一起熬夜熬到吃早点。 资金紧缺时,部分考评打了 A+ 的员工,也不得不请他离开。当时抛弃他们对吗?扛过那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 人才评估和管理是一门学问。公司员工就像是 CEO 手中的“一副牌”,只有知晓他们之中谁是 “大猫”,谁是 “A”,谁是 “K”,CEO 才能制定出最佳出牌策略。 面对这个永恒的难题,上周三,我们分享了嘉御基金合伙人、著名人力资源专家黄旭的人才盘点方法论。( 链接:《人不对,事不对!跟阿里巴巴学做人才盘点》) ,也和 5 位一线创业者聊了聊: 在什么时间节点上启动人才盘点? 如何找到王牌员工?在考核评估方法上,有何独家秘笈? 如何看待 “CEO 通过找人来补齐自身短板” 这件事?有哪些经验或教训? 创业公司,如何进行人才迭代升级? 如何让员工保持创业激情? 欢迎在文末评论区分享你关于「人才盘点」的观察和体悟。留言点赞数排名前 3 的读者,以及留言 “最具观点力” 的 3 名读者,将收到福利一份哦。 / 01 / 韩硕:搭班子,带队伍 柳传志曾经讲过一句话:“搭班子、带队伍”。我认为这个顺序是非常正确的。 我们公司的人才盘点,没有固定的时间,主要以公司战略方向的调整和细化为节点。在业务层面有比较明晰的方向后,顺着需求来梳理组织架构,看哪个位置缺人,再做调整。 2007 年到 2014 年,我们公司规模较小,只有五十多人,业务上也偏向于传统的线下婚礼服务。之后,我们开始以互联网方式搭建婚礼平台。这个过渡阶段,人才结构就比较混乱,员工岗位规划不明晰,人员流失也较频繁。直到 2016 年年底,我们定了整体战略方向——行业线上线下结合,开始往组织里面填人。 找人不能事到临头了再找,公司管理层一定要想清楚,今后 3-6 个月公司的业务模式是什么,公司会发展到什么规模,到时需要什么人,最好能对空缺职位候选人的年龄、经历都做出基本的要求,然后就要着手让猎头开始约人了。这样做,虽然看起来找人的周期变长了,但是基本能够保证找到的人是合适的。 我在这方面有些经验。曾经有朋友推荐了一位市场方面的大牛给我,当时我还不太清楚,市场也分为品牌、精准营销、公关等不同条线,并不一定大家认为很厉害的就是适合我们公司的,因此有过一些波折。 创业圈子里,有时候职位 title 会很浮夸。能力一般的人也可以自称某公司总监。如果只是看 title,未必能够把他放在真正合适的职级里。这时就需要人才盘点发挥作用。 通过人才盘点,公司能够搭建一个比较理想的人才架构和工作模式:经理级别的员工,我需要关注他们的业绩;总监级别的员工,我只需要帮助他思考工作方法就好,不需要盯着他落实;VP 级别的员工,其实在某些方面比我还要优秀,我是受益人。大家在能力、性格等方面可以实现互补。 有时候,入职比较久的老员工可能存在激情不够的问题。这时候,管理层就可以通过人才盘点,把公司需要的能力切片,为老员工找到最适合他目前能力状况的职位,切一块最适合的给他。 / 02 / 朱震:人才盘点的三步走 获取优秀人才、帮助员工成长,这永远是创业公司 CEO 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人力资源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不同的公司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方法。 创业公司在初期,由于缺乏资源、公司发展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导致很难招聘到足够的人才。因此,在这个阶段,发现并获取人才主要依靠创始人的个人能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