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明显,同行里没人能建立与网宿匹敌的庞大销售队伍,然而大量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带来冲击。它们也需要网络加速,却不被重视。一些公司开始自筹自建,很快它们在CDN体量上也相当可观。 最好的时候,网宿科技是A股“第一高价股”,141元的股价比国酒茅台还风光。3年后,尽管市场需求猛增,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预计同比最高下降30%。从击败“市场霸主”蓝汛通信到被云计算企业围攻,在技术和市场双重变化的浪潮里,网宿做对了什么?又做错了什么? 2年时间,股价坐了过山车 “电脑升级的最有效方法是加内存,CDN可以看做是互联网的内存。把网站的内容尽可能推送到距离用户最近的节点,用户访问速度提升立竿见影。” 起源于美国的CDN服务,现在是中国IT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之一。 2017年3月29日,云计算公司阿里云整合优酷的资源再次发动降价,宣布CDN服务降价35%。次日,网宿的股价应声大跌5.98%,创下新低。而半个月前,在高管减持、高转送以及业绩预亏信号的共同作用下,网宿已经历一轮跌停。以市值计,该公司从去年7月的580多亿,跌到320亿左右。
网宿科技2016年8月至今的市值走势图,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 网宿做对了什么 2000年,福建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电子仪器厂退休职工陈宝珍和海归周艾钧以200万元资金注册公司(1998年腾讯成立、1999年阿里巴巴成立、2000年百度成立),进入IDC市场。创办4年后,这家嗅觉灵敏的公司大举投入CDN并不断加码。 CDN是典型的资源型生意。服务商在全国各地建设节点,从运营商买入带宽,一倒手就可以挣钱,市场售价是成本价的好几倍。随着中国互联网步入黄金时代,蓝汛、帝联、网宿等服务商闷声发大财。 “上市”成了这个市场的筛选器。2009年10月,网宿科技登陆创业板。一年后蓝汛通信登陆美股纳斯达克。不过,“两强”很快上演了截然相反的剧情。蓝汛股价一路下跌,网宿科技股价则在三年的低迷后一路攀升。 在美国市场,有Akamai这样的全球老大作为标杆,蓝汛很难获得高估值。在创业板的网宿则凭借A股“唯一从事互联网加速服务”的概念,发展得顺风顺水。两家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差距,又进一步映射到产业市场上。2014年开始,网宿在营收规模、市场占有率等指标上全面领先蓝汛。2016年全年,蓝汛毛亏损人民币530万元,网宿则实现净利润12.5亿。 CDN在网宿的比重也在不断提高。从2006年CDN营收占总营收比例的12.99%到2016年的90%,其毛利润最高时可达43.8%;2015年净利润同比增长71.87%。相较之下即便BAT都无法达到同等的增长率。反映在股价上,从2013年1月4日的16元,一路飙升到2014年初的141元,超越国酒茅台,成为A股“第一高价股”。 很明显,A股投资者愿意为唯一从事“互联网加速服务”等概念买单。网宿在杀入CDN以及在哪上市的关键道路上,走对了重要的一步。 危机来了 市场在悄然发生变化。 传统的CDN并不是大众化服务。以网宿为例,公开资料显示其员工数为3000多人,客户约3000多家。为了服务好这些大型企业,网宿采取了配备庞大的客户经理团队贴身跟进的战略,其价格由背靠背地谈判来决定,并不透明。这为CDN厂商带来了高溢价的可能。 很明显,同行里没有人能够建立起与网宿规模相称的庞大销售队伍,如果没有“异类”出现,这个行业将一直如此运行。 新需求出现了。大量的创业公司、互联网公司同样需要网络加速服务。然而出于种种原因,这些新兴客户群体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一部分大型互联网公司开始自筹自建,因为业务需求驱动的规模增长带来的效果异常显著,很快这些自建的互联网公司在CDN体量上已经相当可观。 “异类”也随之出现。互联网公司上演了“演而优则仕”。原本是自建自用的厂商转而对市场输出服务,切入点就是创业公司、小企业乃至个人用户。2014年,淘宝CDN团队整合进阿里云,攻势猛烈的这家云计算公司在2015年5月宣布大幅降价并划出了行业透明价,放言“未来不存在独立的垂直CDN厂商”。随后七牛云、腾讯云纷纷跟进降价。 这是云计算公司对CDN市场的“第一次进攻”。网宿通过媒体回应,云计算公司只有小客户,无需担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