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呈现和内容推荐便是非内容型产品常规的两个内容运营手段。而无论是哪一种,其最终目的无非就是:降低用户的决策成本,减少用户的决策时间,提高用户的转化率。
大家都知道,内容运营是互联网运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大部分人的认知中,习惯性地把内容运营只是理解成PGC、UGC或者是新媒体运营。前两者的载体是内容型产品,后者则是内容分发渠道,这其实也可以算是一种变相的内容型产品。 那么,难道只有这类主打内容的产品才需要内容运营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另一个问题。什么是内容?内容可以是文字、图片(集),也可以是(短)视频,可以说所有包含信息的东西都是内容。而所有的产品都会有这三者中的个别或者所有,那么既然有内容自然也就需要内容运营。 基于内容运营手段的不同,笔者习惯笼统地将互联网产品分为内容型产品和非内容型产品。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非内容型产品该如何运营。 1. 非内容型产品做内容运营的必要性 也许有读者会有疑问,为什么笔者不选择内容型产品来探讨内容运营,偏偏要选不那么搭边的非内容型产品来分析。这是因为就目前市面上的产品来看,非内容型产品占了其中很大的一部分。这也就意味着这类内容运营人才的需求正与日俱增,所以我们有必要好好地探讨下其常规的内容运营思路。 1.1 非内容型产品的市场用户规模 我们先来看下当前内容型产品和非内容型产品的用户规模情况,毕竟有对比才有话语权嘛。
“知乎”月活情况 上图是目前在UGC领域做得比较出色的“知乎”的月活情况,其2月的活跃用户数在1000万以上,在二级领域“知识类社区”中的市场渗透率达到了10%。
资讯类app二月用活top5 资讯类产品基本上可以算是典型的PGC了。上图中二月用活最高的腾讯新闻有1.5个亿的用活,第三的天天快报则是6000万。其实这个也可以看出互联网产品典型的头部效应,赢家通吃。至于今日头条,笔者觉得其OGC(Occupationally-generated Content,职业生产内容)属性远远强于其他几个资讯类产品,已经很难算是PGC。 看完内容型产品的用活规模,我们再来看非内容型产品。
移动购物app二月用户top5
综合旅游预定app二月用活top5 【PS:以上数据均来自“易观千帆”】 笔者选了移动购物和综合旅游预定这两个领域的app作为非内容行产品的代表,原因在于这类产品需要通过合理合适的信息展现刺激用户转化付费,其对内容运营的要求更高。毕竟这类产品如若不能让用户付费买单实现盈利,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从面两张图我们不难看出:仅是这两个领域其头部产品的用户规模便已经和PGC和UGC类的头部产品在同等档位了,其中淘宝二月用活近3亿,去哪儿二月用活也有2亿出头。这也意味着非内容型产品用户规模的可观,当然有些读者可能会说,用户规模大是一回事,对运营的需求量大是一回事,但这不一定意味着这类产品需要专业的内容运营。 所以,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这类产品内容运营的必要性。 1.2 非内容型产品做内容运营的两个“不得不” 当下的互联网时代,不止不像当年那样拿份PPT就可以路演拿投资,也不像当年一样你把一件商品随随便便放在网上就有用户趋之若鹜,轻而易举造就出一大批月入数十上百万的个人卖家。 同质化产品的日趋严重,使得复制一款产品的难度越来越低,各款同类app在产品层面上的功能体验也几近相同。这时候就不得不依靠内容运营,来get用户关心的点,降低用户的决策成本,提高用户的转化概率; 信息爆炸,用户时间愈发的碎片,我们不得不靠内容这一最让用户沉浸其中的手段来占有用户更多的时间。毕竟不是所有的产品都能像微信小程序一样有勇气让用户即用即走的。 可以说,这两个“不得不”决定了企业对这一类内容运营人才的需求度,而用户规模则是决定了市场的需求量。这两者共同促成了非内容型产品内容运营的必要性。 2. 非内容性产品的两个常规内容运营手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