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掀起的资本风口还没有过境,打着「共享」大旗的充电宝租赁业务又自带新闻热度席卷而来。根据「来电科技」CEO袁炳松的界定,这个「春天的故事」瞄准的是现代用户特有的「急」——手机没电急,尤其是那种用户在户外时被手机没电所支配的恐惧。 相对应的则是一个相对操作友好的模式,即用户通过一个联网的机柜租借充电设备,并按使用时间计费。 相信经历过共享单车洗礼的创投圈对这种模式的发展「套路」已经相当熟悉: 首先是某个机会促成的创业项目集群出现并进入上升期; 然后资本、市场等众多资源闻讯入局; 再到各方势力博弈以期出现种种连锁反应…… 而今天的「共享充电宝」正开始酝酿这个循环,与当年的共享单车可谓如出一辙。 它会成为下一个风口吗? -「共享充电宝」是否是刚需- 在探讨需求之前,有必要先给「共享充电宝」一个界定。 其实,此类项目的本质还是一个硬件租赁业务。虽然名称中带有鲜明的「共享经济」理念,但同共享单车一样,「共享充电宝」也并非是公众手中既有的闲置资源利用,其充电设备均系代工厂根据设计加工而成,是具有「公共」性质的服务设施。 对于用户而言,充电无疑是一个日频需求。根据数据统计,国内目前的电量需求与电池性能存在巨大缺口,全球充电宝达到千亿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平均25.9%。 在共享充电宝出现之前,解决这个需求的只有传统的实体充电宝。有资料表明,99 元以内就可以个人拥有充电宝,这或与相对昂贵和大体积的自行车不是同类的问题;「共享」模式动力似乎没那么充足,意味着人们接受一个新习惯的摩擦力会更大。 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携带不方便、充电不及时等等原因,传统的实体充电宝设备无法随时随地使用。袁炳松的解释则更加形象且粗暴,「充电宝的本质只是有电的载体;用户与其说需要充电宝,不如说需要的是随时有电。」 于是,「共享充电宝」的概念开始被提出。最具先发优势的也正是有传统充电宝业务基因的团队,行内先行者「来电科技」就是硬件背景业务向互联网创业项目转型的典型。自13年看中共享充电宝业务到15产品投放,「来电科技」率先发掘了这方领域风口。 有分析认为,共享充电宝的场景市场,诸如商场、餐馆、咖啡、KTV等,规模不算太大。但是,消费习惯的改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便利程度与价格,这样的逻辑已经被外卖、单车、打车等先行者验证。当速度与价格成为共享充电宝市场的主题,必将加速用户放弃随身携带充电宝的习惯,直接转投租赁商的怀抱。 总之,当到处都可以免费充电,用户很有可能会放弃自购充电宝。 -充电宝租赁的商业逻辑- 用一个简单高效的模式锁定一个高频需求,这几乎是所有领域创业者的梦想。正如一位作者所言,任何模式都需要依托科技的发展来不断创造这种「简单高效」,而不是背离科技去做「简单粗暴」。 类比共享单车就可以发现,此类模式的实质依然是产品智能化所带来的运营效率与用户体验的协同升级,这「不仅仅影响最终的收益,同样也影响烧钱的效率。」对于共享充电宝的玩家而言,项目的发展可能性,必须依托有效的技术和产品创新。如果体验和成本不比自带充电器优化多少,其存续的合理性便很难被验证。 基于此,目前市场排名靠前的玩家无一例外都在加注自身的竞争筹码,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 产品性能 共享充电宝涉及的产品主要包含租赁机器和实体充电宝两个部分。 租赁机型方面,现阶段分为以来电、街电为代表的「机柜模式」充电宝(固定租赁机,出借可带走的实体充电宝),以及以小电为代表的接线式「桌面固定模式」充电宝(到机器端接线使用,无法移动充电)。 对比分析来看,「桌面固定模式」充电宝线机一体、无需押金,好处是成本低、铺设速度快,但对用户充电的空间限制较大,基本只有到店消费的用户才可以享受此项服务。此外,该模式服务人数有限,且因很像商家自带服务而很难收费。 而采用「机柜模式」充电宝,一方面可以使用户的使用度更自由,场景属性更自然;另一方面机柜不需要人工干预,较高的独立性也会使收费变得更加容易。 充电宝产品方面,无论是对其内部的安全性还是对设计的理解方面,都对创业团队的专业性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以出身传统充电宝业务的「来电科技」为例: 其充电宝产品稳定性较好,截止目前的返修率为0; 通过技术识别技术,确保从租赁机柜中提供到用户手中的充电宝至少拥有35%的电量; 即使在泡水等极端情况下损坏,受损设备亦可以被技术识别而无法归还,最终设备损失,由用户从绑定的支付工具中扣款赔付。 通过不断优化产品性能,确保设备损耗得到有效控制、用户体验得到稳定提升。 2/ 使用场景 场景的核心意义是抢占设备的流量入口,共享充电宝的场景又区分为大场景和小场景。 大场景指高铁、机场、地铁,大型酒吧、商场和景点等人流量较大的开放场景;而小场景即医院、小商超、餐厅、KTV等客流量较小的封闭场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