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妆社区在让别人变美的时候,自己也得美起来。也只有这样,美妆社区才可能为垂直社区正名,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又一“高潮”。 作为最“古老”的互联网产品形态之一,垂直社区有点时运不济。 既没有像搜索、电商、社交孕育出BAT这样的巨无霸,也没有如团购、点评类产品经历大起大落后仍在盈利的路上辗转反侧,更没有遇到共享经济这样的风口,而一直是互联网浪潮中不温不火的存在。 但垂直社区的赛道上仍然挤满了创业者,最近的美妆社区更甚,既有“美啦”、“抹茶美妆”、“美妆心得”等一众创业型产品,也有知乎、果壳等知识分享社区里的美妆板块,就连网易这样的互联网老兵也孵化出“网易美学”这样的的美妆知识平台。 如此人头攒动,美妆社区真能让垂直社区扬眉吐气? 好消息是,变美从未如此“堂而皇之”。 尽管变美一事在亚当夏娃的年代就已出现,当初是为了求偶,现在为的不尽是求偶。 如今各类美颜修图工具成了她们生产美的流水线。不过比起P图这样的小工程和整容、变性这样的大工程,工程量不大不小的化妆术仍然所有女人(当然也有男人)的最好选择。 直男癌的我们可能永远无法想象一个KOL掏出的一只口红对于这群年轻女生的吸引力。以国外的KOL举例,YouTube上英国的专业化妆师Wayne Goss,曾经推出售价高达265美元的化妆刷,却在五分钟内卖光。 另一方面,常规的社区产品并没有服务好这群女王。 首先,信息不全,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的美妆护肤品牌总数有约300万种,但国内消费者可接触到的仅有三十余万种,也就是90%的的美妆信息还是盲区。 其次,信息内容不够好,目前美妆信息呈现碎片化、零乱化、真实信息与广告软文混杂、科学知识与谣言误区并存的情况,一个化妆新手基本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与美妆技巧。 再次,多数美妆类社区产品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严重同质化,什么流行做什么;急功近利的想法太多,利益驱使,靠买流量、批量发内容等作弊手段骗投资的情况屡见不鲜等。 庞大的市场需求和并不让人满意的行业现状让后来者看到了机会,只是,有机会不见得一定能成功,美妆社区类产品要真正爆发至少还得回答好这四道题。 第一题:如何正确理解关于美的“社会性需求” 首先要理解美妆社区用户的四个需求: 1、看:看别人怎么护肤。 2、晒:其本质是一种社交行为,是晒给别人看的。 3、学:目的是如何能让自己变得更美?如何能让自己皮肤更好? 4、买:这个不用解释。 美妆社区如果前面三个真做好了,买就自然成了闭环。 如果再拆分,其实就是这些。 而这些需求,包括三类“社会性需求”,三类层层递进。 1、信息与信息的“工具型需求”,比如学习需求、提升需求,就拿你当学习工具。 2、信息与人的“交互性需求”,这是一种弱联系,比如记录需求、倾诉需求,在这个过程中,信息与人密切接触; 3、人与人的“连接性需求”,这是一种强联系,比如交友需求。 美妆社区理想的状态是,三层“社会性需求”都能在一个平台实现,无需腾挪倒转,也不再依赖外部传播(微信、QQ之所以伟大也就是满足了这三类需求);而且美妆社区务必要摆脱只能满足“工具型需求”的尴尬,否则就将沦为“用完就走”的工具。但现实的状态是:多数美妆社区没法兼顾这三者。 第二题:轻社交重媒体(内容),还是轻媒体重社交? 也就是美妆社区到底是媒体还是社交,到底该强调关系链,还是内容。 这得从社区的轻重说起。 轻社区是关系主导,社交属性较强,强调的是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弱化了事物,如微信朋友圈、QQ空间,是基于UGC模式,讨论时效性较短,用户的注意力也较分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