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刚回国的时候,四处闲逛。有天在朋友公司聊天,朋友的朋友听说我是“搞计算机”的,让我帮忙看个文件。当时非IT圈认识的朋友,对“搞计算机”的定义覆盖了安装软件、申请邮箱、加内存条和买电脑的多种功能。大多数情况下我也懒得解释,能帮忙弄一点就是了。于是去看了一眼他所谓的“文件”,大吃一惊:他居然用PDF搞了一个复杂无比的表单做入库管理,非常难用。但他嫌功能还不够,希望在几个下拉框之间加上级联关系。 我花了半天时间,改写成一个网页+本地存储的入库单,前端用JavaScript做了点控制。这位朋友很高兴,用起来方便多了。我也证明了“搞计算机”的其实还包括编程这一技能。 第二天他又找来,希望我能增加一张出库单。好吧,花了2小时给他加上。 第三天,他又来电话了。他问:“能不能索性帮我做个系统啊?”我回答:“啊,还有多少单子要做?” 好吧,闲着也闲着,索性帮他做个系统吧。于是按软件工程的流程,先找他谈需求。这位朋友姓陈,是个小老板,开了个印刷厂。行业里面有现成的软件,可是他用着觉得不合适,自己动手改造。 因为一周后要出去旅游,我干脆搬到他厂子里去写程序,有什么问题现场改掉。他的工厂在老小区里面。一楼是车间,居中一台据说是德国进口的印刷机,昼夜不停地运转;二楼是办公室,还有一间单独的机房。机房和各办公室的电脑都是陈老板自己配置,联网;他是美术大专毕业,原先是画图的,但从调试印刷机到Windows联网都搞得有模有样。 我跟陈老板聊了下业务流程,也无非采购,入库,作业,出库几个步骤。行业软件其实写得很好了,每个环节都考虑到,还分配了角色权限业务报表等等。我不明白他为什么要重做一套。不过人家要改就改吧。陈老板在白纸上画出他想要的页面布局,把几个操作步骤合成到一个页面,乌泱泱堆了一大块,一点也不简洁美观。我尽可能帮他拼凑起来,但是如果是正式项目,这肯定过不了评审啊。 我待在条件最好的机房,吃饭都有人送来。但是上厕所麻烦,要穿过杂草丛生的空地去另外一幢楼,晚上那里没灯还要打手电。蚊子一群群的,一边尿一边得晃,否则会失血过多。搁着不高的挡板看到对面楼里灯火通明人声鼎沸。我那会儿已经算出来,虽然条件简陋,工人们辛苦工资也不高,但陈老板的印刷生意是很赚钱的,他的印刷机就是台印钞机。 编程之余和机房的小工聊天,他主要任务是联系客户,通过QQ接收和传送印刷文件样稿。我注意到,他几乎从不打开浏览器。对他来说,上网就是上QQ。他在QQ上和客户谈话,和朋友聊天,在QQ空间更新状态,也在QQ里看新闻和玩游戏。而我用的是Firefox,MSN和Gmail,我们在一个房间用连着同一根网线,却处在完全不同的网络世界里。 小工告诉我,一楼车间也加了台电脑,车间负责人在那里操作“作业”页面。“现在方便多了”,他说。我有一点点成就感,但更多是希望尽快结束这件事,好去准备我的旅游计划。 五天后,我和陈老板核对完所有的页面,告诉他数据库的备份方式。陈老板送我回家塞给我一个信封。奇怪的是,他要我保证,对其他人只能说收到实际现金的三分之二,即便是对我们共同的朋友。 一个月后我旅游归来,家中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也是一位印刷公司的小老板。他打听到陈老板公司里用了一套新软件,居然还能发现是我写的。这位老板想让我给他也安装一套,另外改几个小需求。 奇怪,他是怎么知道这软件的?为什么他们都要用这个草草编写的网页版本,明明可以用更便宜的价格买个正规软件? 但是我也磨不过这位老板,于是也给他安装了一份。不过这位给钱不太痛快,再提需求我也懒得理他。两个礼拜之后,我去上海上班,整件事情就抛之脑后了。 二 在上海我做了金融软件,大数据分析,然后又从事车联网,反正都是时髦热闹的行业。转眼从2007到2017;回顾起来也做了几十个项目。有的得了奖,有的申请了专利,有的还专门开发布会;我的角色从程序员转换成项目经理,架构师,产品总监。 但在热闹之余,我隐隐觉得不安。项目成功,其实80%取决于老板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得奖50%取决于人脉,拿专利就看公司愿不愿意花律师费,朋友圈里面转发布会内容的,都是同事。 从乔布斯神话开始,人人都在谈产品经理。产品经理是一个既无门槛,又高深莫测的岗位。相比十年前,二十年前,会编程的人越来越多,但知道该做什么的却没有增加。所以乔布斯要比沃茨尼克宝贵了。关于产品的理念越来越多,做产品的工具越来越多,产品经理的PPT越来越炫,身价越来越高。可是我又看了太多现场版的故事,本来是忽悠投资人忽悠客户忽悠用户的,但说的多了,连自己都被洗脑了,所谓现实扭曲力场,或者相信相信的力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