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的用户李鸣(应要求化名)说,他曾约见过几次在行行家,“满意和不满意的一半一半吧,有次我着急请教一个劳动人事纠纷的行家,她理论谈得挺好的,就是没法很有针对性地帮我出问题解决方案,还不如我上百度搜。” 让他反感的是,他请教的一些行家,明明比较水,还要求他给满分好评,“有次我请教一个行家,话题是创业项目怎么获得天使投资,但行家基本没给出有价值的建议,结束了还当面提出要求,让给 100 分,我也不好意思拒绝,只好评价了一句‘很赞’。” 有些行家也觉得委屈,认为是用户有时候期待值不合理。 “我是做新媒体的,有人完全是小白,也想弄出个大号来挣钱,问我怎么让用户从 0 涨到 10 万。我认真告诉他各种办法,包括内容怎么做,活动怎么做。他说这些他都听说过,以为花钱请教就会有绝招,能很涨 10 万粉,然后当面让我退钱。真有那种独家秘笈,我还来在行当行家?”一个行家哭笑不得。 一些用户和行家反应,有了一次线下约见后,“去在行”的趋势很普遍,复购率堪忧。 李铭说,他跟聊得来的行家,往往会加微信,有些还能成为朋友,下次问问题直接发红包,就不需要在行了。 一名在行行家也告诉刺猬公社:“有可能我聊到一个老乡,或是校友,双方谈得很好,成为朋友了,再去下单请教就太见外了。” 也有一些会自行交易。殷冠鹏说,他和一些有长期训练需求的学员达成协议,给一个打包价格。 还有这样的情况:用户和行家虽然达成了请教意向,有些还付了款,但却没有达成约见。 刺猬公社从一位在行行家了解到,有用户在 2015 年 9 月就约了他,也付了款,但因为双方时间总协调不过来,就放下了,结果一放就放了近两年,钱还沉淀在账户上。 也有行家反映,因为话题比较集中,见得用户多了以后,重复太多觉得无聊,不想当行家了。“毕竟不是靠当行家挣钱,只是一个调剂。说烦了,也就不想见了。” “其实,这种线下一对一见面的模式比较没有效率,运营其实也挺难做。”殷冠鹏认为。 张心仪的看法与其有些类似:“在行在知识变现方面,做得挺好的,但线下咨询这个方式也许不太适合现在的互联网用户。” 在行也体会到了不适感。“在行注意到了整体活跃度下降的情况,运营的线上活动比较多了,但也没什么创意。”殷冠鹏说。除运营方面改进外,他还未注意到在行其他的改进措施。 与“分答”合并,能拯救在行吗? 似乎是意识到线下模式的弊端, 2016 年 5 月,在行上线一年后,姬十三带领团队孵化了另一个知识付费产品 “分答”。 依靠回复的语音不能超过 60 秒、任何人都可以开通分答、偷听费由提问者和回答者分成等低门槛、轻应用策略,分答一出现便成为现象级产品,并被《新周刊》评为“ 2016 年年度创意”。
2017 年年初,分答又推出主打 30 分钟以内的预录制音频课程——分答小讲。至此,果壳旗下出现了 1 分钟的分答, 30 分钟的分答小讲以及 1 小时的在行,这三款呈阶梯状的产品。 在行微信公众号下方菜单有两栏:“进入分答”和“下载在行”。而分答微信公众号的菜单有三栏:进入分答、免费小讲、下载APP。 即是说,通过在行公众号能够链接到分答中,而通过分答公众号却不能链接回在行。在行的弱势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近日,分答联合创始人朱晓华向雷锋网称,比起在行,现在更关注分答。但在行和分答会融合成一个产品,并且很快就会动手做这个事情。他说,现在有的用户想要约行家,会先上分答进行试听或试问答。 据唐小彤介绍,在行和分答目前是同一个团队在一起运营,成员约有百名。在行和分答的更新频率是每周发一版,而分答网页端每天都有新功能上线。 分答小讲,是目前分答和在行团队主推的产品功能。“分答小讲其实就是浓缩的在线版在行。”殷冠鹏说。 “小讲的模式比较轻。在行采取线下见面的方式,沟通成本、出行成本都比较大,很多行家慢慢觉得比较疲惫,不愿意把太多精力倾注在这上面。“殷冠鹏说,他经常会通过微信视频见一个远程学员,时间效率更高。 即便与分答整合在一起,在行的线下模式还能延续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