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需要具备很多素质,共情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 不论你是UI设计师还是平面设计师,你的工作是专注用户体验,还是关于产品设计,其实你一直都在借助共情/同理心来理解、洞悉用户和这个世界,让你所设计的对象更加富有生命力、更有用。不过,我们很少会就这一心理学现象深入了解,它对于设计师而言的真正意义是什么?我们今天要探讨的就是这个。 共情是什么 共情(Empathy),我们通常会称之为同理心、换位思考,是一种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认识到别人正在经历的情绪的能力。它是一种给予、获取他人情感,产生共鸣和理解的重要工具。对于设计师而言,借助共情,能够感受和发现人们的实际需求(包括显性的和隐性的),而这是帮助用户解决问题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在英文当中,Empathy 和 Transference 均有移情之意,但是Transference 的含义通常指的是情感有自己发出,无意识地传递到别人身上,比如我喜欢一个东西,认为别人也会喜欢。但是Empathy 则不同,指的是认识别人正在经历的情绪,看到别人受伤,自己仿佛也会觉得痛。为了区分两者,今天的文章中将 Empathy 译为共情。 共情并不难理解,大热美剧《汉尼拔》中的男主之一Will,就是借助共情这一技能,代入杀手的视角,分析案情,找出真相。
共情对用户体验设计师尤其重要 开发团队和企业期望用户能以一种方式来使用产品,但是用户实际上却采用了另外一种交互方式。这样“没有正确打开”的产品和案例太多了。 想要创建有意义的产品,你需要了解目标用户的生活,而这也是以人为中心(Human-Centered Design,HCD)的设计流程的基础。这种HCD的设计流程最终的目的,是让产品通过定制,匹配用户的这些显性或者隐性的需求,最终达到改善体验的目的。
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方法,非常注重用户对于产品的真实感受。如果对于你所要设计的对象没有足够深入的理解,产品设计也就无从入手了。 影响共情的因素 共情其实是可以评估,这种素质也是可以被培养的。而想要在设计中用户共情这一心灵工具,常常会遭遇下面的障碍: 认知偏差 我们其实是很容易遭遇认知偏差的。人总是会注意自己想看到的事情,这句话的另外一种说法就是,人总会有意识地过滤自己不想看到的信息。当人有认知偏差的时候,常常会力图寻找能够支持自己想法和信念的证据,同时忽略甚至抹杀与自己想法相悖的论据和信息。 想要减轻认知偏差,下面的几种方法可以作为参考: ·认知偏差源自于自我,我执。想要真正和你的用户产生共情,你就应该放下你先入为主的想法,真正听取并理解他们所说的事情。然后,听取并记录他们的所说的内容。 ·尽量获取反馈,不要犹豫。尽量听取你周围所有人的意见,而不仅仅是设计师和开发者,并且不要害怕听到不同的意见和建议。 ·提出更好的问题。问题本身在消解认知偏差这件事情上,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举个例子,当你在同用户沟通的时候,问他们“我们的产品做的怎么样?”之时,很少能够得到建设性的意见。如果你稍微调整一下问法:“我们怎么调整才能让产品更好?”这个时候,你会惊讶于用户能给你所提供的建议是多么有用。 使用共情来驱动设计的小技巧 使用共情来做设计有一些常见的技巧,有些显而易见,有些则相对隐晦。 学会观察你的目标用户 很多时候,在用户访谈的时候,用户所阐述的内容仅仅只是实际情况的一部分。这个时候,你可以通过观察来获得经验数据加上直觉分析来补充缺失的部分。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人物是非常有用的手段,了解你的用户在自然环境下(工作环境下,家里,或者其他地方)使用你的产品的时候,他们是如何交互,怎么操作,以及这么做的原因。尝试了解用户的困惑,喜好,憎恶,以及当前的产品和服务无法解决的问题。
在访谈沟通时与用户共鸣 同用户交心沟通的时候,所能获得的有用信息是巨量的。
同你的目标用户直接沟通是了解真实需求、期望的最佳方式。在同用户面对面沟通的时候,有几个颇为有用的小技巧: ·与受访者建立情感联系。尝试让受访者在访谈过程中成为焦点,引导他们主动表到,比如问题从“今天感觉咋样”开始。 ·让谈话保持自然。每个访谈都应该是自然而顺畅的对话,准备一些你想问的问题,但是过程中可以允许话题偏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