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王正华又有了新的想法,“乘飞机能不能也像乘公交车那样,拎个包站着乘机?”很疯狂是吧,正因为有了这么一个爱折腾的王老大,或许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 一张1元的超低价机票,让很多人认识了他。他40岁做旅行社,50岁做包机,60岁做航空公司,70岁成为民营航空第一股。他就是春秋航空的创始人王正华。 1944年,王正华出生于上海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姊妹七个,他是老大。由于孩子多,母亲一天到晚都需要精打细算,“用淘米的水洗脸、然后再拖地”,“钱一半是赚的,一半是省的。”母亲的告诫也成了王正华日后的座右铭。 当老大是很辛苦的,王正华每天凌晨五点就起床,帮母亲做饭、洗衣服,打扫院子,晚上则要辅导完弟弟妹妹功课后,才有时间做自己的作业。 所以,王正华从小情商就很高。初一刚开学,他就主动帮同学拿行李、整理床铺,半年不到,整个年级没有不认识他的。初二学生会一竞选,王正华就顺理成章当上了副主席。 不过,随后赶上文革,他错失了上大学的机会。直到1971年,家里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在长宁遵义街道为王正华谋得一份糊口的差事。 1975年,王正华响应政府号召,义务献血。却没想到因此染上乙肝,最严重时3个月爆廋20斤,全身蜡黄蜡黄的。 他一下子蒙了,辗转看了4家医院,西药一包一包吃,半年后见啥吐啥,“整个人都垮掉了”。当时,医生给他下了通牒,“最多还能再活5年!” 王正华一赌气,干脆不治疗了,“天天坐在家里等死”。不过,没有想到停药以后,在母亲一日三餐的照料下,体重反而上升,脸色也开始红润。此后1年,在中药的调理下,病情竟然慢慢控制住了。 既然阎王爷不收,王正华就张罗着继续干点什么。1980年,赶上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上海一下子涌进来二、三十万返城知青,“要吃饭、要工作、要成家”。 当时,王正华36岁,是长宁区遵义街道的党委副书记,“党的号召就是命令,”王正华没有丝毫迟疑。 不过,别的街道顶多百八十个知青,但是遵义街道却回来500多,“开一个企业根本不够塞牙缝。”没有办法,王正华只好硬着头皮一口气办了客运、货运、汽车租赁和旅行社等5个公司。 别说,王正华还真是有几把刷子。仅仅3年光景,几个企业就相继走上了正轨,“每天有40辆客车往返上海和扬州之间,货运公司一天也有70单生意”。唯一半死不活的就是春秋国旅,“背靠政府资源,勉强挣回20平米的房租。” 不过,当官与经商本来就是两个概念。当官讲究的是听话,“上面布置啥就执行啥。”而经商则需要天天绞尽脑汁去琢磨市场。这中间,王正华总要来回在官场与市场之间转换思路,搞得疲惫不堪。 当官还是下海?王正华纠结了4年。到了1984年,王正华一拍桌子,“下海创业去!”上头的领导苦口婆心做工作,“你业务能力强,继续干下去,仕途一片光明!” 不过,王正华倔强劲一上来,9头牛都拉不回。得知他去意已决,领导最后也发了狠话,“要走可以,5个公司中只能带走旅行社。”“旅行社就旅行社,”王正华没打半点磕巴,“为了自由之身,豁出去了。” 产业经济学高级课程班(符合条件可申请博士学位) 不过,等办完辞职手续,走出遵义街道办事处大门,王正华马上清醒了,“背靠政府那棵大树都做不好,自己单枪匹马就能干成?”果然,此后半年,他像一只无头苍蝇,一天就知道在城煌庙附近瞎转悠,“完全没有头绪。” 直到1985年夏天,王正华转到了杭州。正是在杭州大学校园,他偶遇到一位曾在欧洲做过半年访问学者的青年老师,那哥们送给他一本书《世界旅游业及其哲学》,并撂下一句话,“集团客户没有出路,散客游才是市场的主流!” 有这事?要知道,王正华当时搞春秋国旅时,全是靠区里大大小小的机关给拉的集团业务。不过,等他把书看了三遍后,这次才明白国内外的旅游市场完全不同,“国外散客游占了85%的市场份额,而国内90%都是集体游,天壤之别。” “欧美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于是,王正华一咬牙,“专攻散客!” 不过,谈何容易。当时的上海旅游市场已经被国有旅行社和几大民营巨头给垄断了。算起来,只有20平米的春秋国旅是条件最差的。 王正华所做的第一步就是重新选址,“必须瞄准富人做生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