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流量号(只做流量内容的自媒体号就是流量号)之所以没有金主愿意投,首先是内容气质,多为低级趣味,品牌商不愿也不想和这些内容扯上关系,产生联想。其次是这些流量号粉丝基本没有忠诚度,没有忠诚度的用户自然难以保证转化。 三、流量型内容很容易踏入道德禁区 如果稍微总结,就会发现,这些流量内容多是在利用人性中那些好奇、虚荣、嫉妒、傲慢、冲突、罪恶、稀缺、贪婪、唯美、情色、社交等人性的欲望。而这些欲望原来都藏在人性的阴暗面,与人类伦理道理相悖。这就容易将自己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全明星探、名侦探赵五儿、长春国贸、娱乐圈大表姐、星扒皮、愚公愚乐等这些号的消失不就是最好的例证吗?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不是不抓,时候未到。 即便不被封号,那些颇具争议的内容仍然会成为内容制作者自己和平台挥之不去的标签和烙印。不要说陌陌现在干净了,我们不知道它花了多大功夫才慢慢把“约pao神器”这个标签模糊掉。人们在谈论三俗视频时,快手仍然时不时被联想到一起。。。。。。 四、流量内容没有粉丝,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没有粉丝的事情就不再多解释,但所有的内容创业者都知道,再热门的内容IP的“保鲜期”也是有限的,而一旦被贴上负面的标签,撕下来需要的成本远远高于贴上去的,这个过程中最大的悲剧就是自己苦心经验的内容王国会一点一点坍塌,粉丝快速逃离,自己却束手无策。 其实,内容渠道方已经意识到这类流量内容的最大问题,而且已经把天平倾向了扎根垂直领域、有沉淀的内容上,比如数据显示,6月大鱼对495位创作者累计发放了1866万元奖金,本次获奖覆盖了39个领域,其中91%的奖金得主的垂直分超过45(满分50)。 另外,再啰嗦一句,内容创业不要再拿“注意力经济”说事,那套流量就等于销量、转化的理论,在当前的内容创业环境中,就是个笑话。这和流量明星拍电影一样不靠谱。 在电影发展史上,中国电影一度试图通过选用拥有众多粉丝,具备极高人气的流量明星小鲜肉来出演电影,以期获得好票房。尽管他们的话题性很强,流量也越来越大,但这些流量并没有转化为现实的电影购买力(有人说这是因为电影的高门槛拦截了大量低层次流量以及虚高的泡沫式流量,它们的消费群体根本就是两波人)。此外这些流量明星、鲜肉出演还容易让电影被贴上烂片的标签,最后适得其反,想想当年的张柏芝,再看看就连周星驰都无法扭转普通群众对吴亦凡的固定印象。这个时代不再需要虚流量的IP,内容创业同样如此。没有用户忠诚度,不能形成转化的流量价值为O。 摆脱母爱式的溺爱内容模式吧,人们真正的需要是“父爱唤醒”式的内容 响铃再安利个概念,与流量内容相对应的增量内容(或者说增量知识),即一般不在受众原有知识范围内,不容易过时、可以多次重复利用的知识内容。这种内容一般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会明显减损其价值,甚至可以指导受众继续加深认知。比如一个教程、一个百科概念、一篇学术性文章、一个品牌故事等,垂直内容便是。 流量内容和增量内容对应的是两种思维逻辑:“母爱逻辑”和“父爱逻辑”。前者是“你喜欢什么,我给你更多”,迎合用户人性的逻辑,比如你好奇,我就给你满足你好奇心内容,你想看日本岛国片,我就给你一些这样的镜头;后者是“我所给的,你也许会喜欢”,引导用户的逻辑,满足的是用户真正长久的需要。 “母爱逻辑”导向的内容,关注的是让用户消费更多的时间和关注度,就是让别人多花时间,他们的敌人是同样消耗用户时间的内容,比如《王者荣耀》;“父爱逻辑”导向的内容,是在帮助用户更高效地消费内容,即节省时间。 响铃承认我们每个人都有生理需求等低层次的欲望,但不赞同那些绑着低层次欲望做流量的做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