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杠杆型赛道 开淘宝店的很难赚钱,淘宝却很赚钱。2017财年,阿里营收1583亿元,总共才3.6万名员工,人均销售额高达440万元。须知,阿里基本上不销售有形产品,也就是说没有从上游继承下来的硬成本,毛利水平极高。 阿里能赚这么多的原因很简单,别人在他的平台上卖东西,他占据了最有利润那部分。店主为了争夺阿里创造的“流量”,必须支付费用。以阿里系平台上销售3万亿粗算,阿里获得1500亿收益,也就是说在阿里系平台上卖东西的平均流量成本约占销售额的5%。 我们可以理解成千万以上的人卖货,3.6万人赚钱。阿里的销售模式有巨大的杠杆,每个阿里员工对应300多个淘宝店销售人员,这就是阿里赚钱的全部秘密。 传统的代理模式也是一种杠杆销售方式,比如思科公司有四、五万员工,通过代理体系,全球有四、五十万人帮他卖货。阿里网络销售模式的杠杆率远超过传统商业形态,它的货架空间远非传统渠道可以比拟。 在互联网上,杠杆模式通常称为“平台”。大家都看到了平台模式巨大的好处,建一个平台是所有互联网公司的梦想。 2017年6月,苹果公司全球市场营销高级副总裁菲利普•席勒(Philip Schiller)表示,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喜欢应用程序,用户正以创纪录的速度下载,开发商赚取了700亿美元。提供软件分发平台的正是苹果公司,按着他们的规矩,开发者得70%,苹果公司得30%。所以,席勒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苹果从开发者身上获得了300亿美元的收益。700亿美元虽多,但被千千万万的开发者分食,而且还有大量的炮灰根本赚不到钱,但他们的劳动也在维持着苹果的“生态”。这就像淘宝一样,一将功成万骨枯。 自动赛道 谷歌、腾讯经营的产品差异很大,谷歌靠是互联网广告业务,腾讯主要卖的是产品。最新的一个财年谷歌的广告收入超过了650亿美元,约占全球广告支出的10%。腾讯大部分收入来源于游戏,2016年总收入1519亿元,其中60%以上的收入来源于游戏。 谷歌和腾讯都是有超级营销赛道的公司,他们营销的共同之处是“自动化销售”,谷歌有近90%的收入来源于广告业务,但与广告产品有关的人员只占公司总人数的10%左右。也就是说,如果谷歌为了提升盈利能力,把90%的员工裁掉也不怎么影响收入,其人均销售效率达到了恐怖的程度。 谷歌和腾讯销售的都是虚拟之物,都是比特,不需要有形的实际物品交易,这更容易实现自动化。谷歌从开始就致力于将广告业务的每个环节用计算机程序实现,不需要人工参与。用户在前端自助获取广告资源,后端通过程序处理,自动完成广告服务,谷歌的服务器就是自动印钞机。 腾讯的游戏业务、社交应用则有极强的粘性,用户一旦使用就被黏住,获客成本低廉。统计表明,BAT三家的应用占用户总上网时间超过70%,其中腾讯一家的应用就占据了55%的用户上网时间。这么多的时间花在腾讯身上,腾讯随便都可以赚到很多钱。 在处理有形物品交易时,全自动销售方式是非常困难的。尽管近期亚马逊的无人值守商店Amazon Go大热,国内的无人便利店也处在热炒之中。实体产品销售和虚拟之物销售还是有很大的区别,实体商品要想实现自动化销售还有很长的路。 亚马逊公司去年有31万名员工,网站上大部分产品是亚马逊销售的,这一点和阿里模式完全不同,亚马逊是重资产、低杠杆销售模式,它与传统百货、超市更有可比性。去年,亚马逊的总销售额大约是沃尔玛的1/3.6,员工总是则是沃尔玛的1/8,看起来亚马逊有更高的人均效率。但目前阶段,亚马逊这种技术型公司正在寻求提高效率的技术革新,说不定哪一天就会用自动化替代大量的人力。例如,我们在网络上购物,通常会与商家的客服人员交流一下有关产品的规格,发货等信息。从技术发展来看,后台使用人工智能替代客服人员并非遥不可及,这种技术成熟、一旦普及就可以节省大量人力。 京东主要是自己卖货的模式,按着财富500强2017年的数据,京东销售额大约391亿美金,共用了10万人,人均销售额约为3.9万美金,这个数据和淘宝系人均销售数据相当。但京东包括6万物流人员,按零售行业、亚马逊的统计口径,京东4万人销售391亿美元,人均销售额约为100万美元,人均效率是亚马逊的1/4,与中国实体店零售相当。 强力型赛道 对一般的商家而言,高杠杆赛道和自动化赛道是遥不可及的,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却无法效仿。 强力型赛道则适用于大部分企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