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主板可以对散户开放,监管与主板类似、相对更加严格,上市的申请门槛等同于主板的规定,容许不同投票权架构以及内地公司的第二上市。可以说,创新主板主要针对的公司是在财务和营业能力满足香港主板上市要求,但是管制架构方面不符合香港主板上市条件的公司。 同时,为保障市场的安全和投资者的利益,创新板也将设立快速除牌机制,一旦公司不符合上市条件,创新初板股停牌90日、创新主板股停牌6个月,就会被强制退出市场。目前香港主板及创业板缺乏这样的快速除牌机制。因此,相对于香港主板和创业板,香港创新板会具有公司上市容易,但经营不善的公司也更有可能面临被强制退市的特点。这一特点将有助于防止壳股、千股的肆虐。 创新板有助提升港交所流动性 对于咨询文件中给出的是否将不同股票权架构的公司纳入指数这一点,国际三大指数公司标准普尔、富时罗素和MSCI公司中的标准普尔于7月31日作出公告,出于公司治理方面的考虑,将不再把不同股票权架构的公司纳入其旗舰指数,而另外两家指数公司也在考虑是否作出相同的规定。这方面的新规对全球交易所的影响还有待观察。 而香港设立创新板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包括香港交易所的流动性比率一直不好。流动性比率(turnover ve-locity ratio)指的是年度交易额/平均市值,是用来衡量股市流动性的指标。 据报道,香港交易所2014-2016年的流动性比率分别为50.40%、70.82%和42.2%,与此同期的上交所流动性比率158.3%、218.3%、192.4%,深交所的流动性比例为374.2%、419%、326.1%。这些交易所的数据都远超香港交易所的比率。 而流动性指标可以决定上市发行人在股市中后市的交易量。这一现象直接导致香港IPO质量的下降。据毕马威的报告,2017年上半年香港录得69宗IPO,虽然较去年同期的38宗增长了几乎一倍,但是由于这些IPO中大部分是中小型企业的上市募资,因此募资总额仅仅增长了22%,由去年的435亿元增长到530亿元。该报告中还表明,虽然香港仍然募资活跃,主板IPO中大约73.5%的募资金额都少于10亿港元。2017年上半年香港的募资排名仅排在第六位,与其在2016年的第一位相比下滑明显。 毕马威预测,2017年香港的募资总额将会低于纽约、上海和深圳。因此香港开通创新板的最主要目的还是吸引更多的资金、尤其是大陆的公司到香港上市,维持香港活跃金融市场以及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将吸引内地中小创新企业在港上市 2006年至2017年5月,大陆公司市值占香港总市值的占比由50.3%增加到64%。而且资料显示,在2016止的5年间,大陆公司在香港IPO募集资金占比达91%。因此可以推断大陆公司在香港的IPO市场中正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近年来,大陆也推出了很多措施来提升内地市场融资的吸引力,比如2009年的深交所创业板和2012年的新三板,近期也推出了新三板转创业板等一系列的服务,导致香港市场受到大陆市场的压力进一步增大。 而香港创新板的推出就是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提升香港市场的吸引力。创新板主要可以吸引内地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和金融科技等在新经济领域具有创新潜力并且未盈利的企业在香港上市,预计未来创新板也将会更加适应内地科技型企业的特点。 在香港上市也能够帮助大陆公司变得更加国际化。另外,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有着更加稳定和透明的法律,以及更加具有弹性的金融市场。所以这些公司在香港上市不仅意味着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国际资本,而且还会吸引到长期的机构投资者。 以中小创新型企业聚集的中关村为例。据新华社报道,中关村的97家境外上市的企业中,选择香港上市的达52家,占比大于50%,这些公司的总市值约为5000亿元人民币,其中市值排名前三的企业分别为中国民航信息网络、北京汽车、联想集团,市值均在500亿元左右。 而目前,中关村也有400多家企业具备了境外上市条件。 而且,大陆与香港的监管部门一直在为大陆企业在港上市融资作出了多方努力。 对内地新三板是挑战也是创新动力 而预设立创新初板对于内地的新三板将会有一定的挑战。创新初板想吸引的公司类型和对资金要求都与内地的新三板有一定的重合度。而且创新初板的快速除牌机制会对优质、劣质企业起到一定自我筛选的作用。在目前新三板的创新制度有待完善的情况下,创新初板可能会对新三板产生严重的冲击,带来新三板优质企业资源流失和资金分流等负面的影响。当然竞争也会带来创新,希望创新初板的出现会加速新三板的进一步创新与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