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互联网+”之后,创业圈的词典库可以再加一个词“共享+”了。 “共享”可以被评为年度最具槽点关键词。 2016年开始走红的的摩拜ofo一直延续到了今年,还没等到共享单车从拥挤到倒闭,创业者和VC们的热情又转向了共享充电宝。还有共享汽车,或者说汽车分时租赁,实际上共享汽车出现得比共享单车还要早,只是没有共享单车那么红而已。 但接下来出现的项目就越来越稀奇古怪了——共享雨伞、共享篮球、共享洗衣机、共享睡眠舱,共享遛娃车、共享购物车、共享健身房、共享马扎、共享手机、共享书店、共享宿舍……一波接一波的,应接不暇。 好像所有可以和共享沾点边的项目都在搭共享概念的车,似乎有了概念加持,他们就有了创新基因,未来也充满了想象力,可以拥有共享单车甚至是Uber、Airbnb这样的估值成长空间。 按照这个套路,界面也大可以叫共享新闻。 话说一个事儿越红才越会被蹭概念,但蹭概念并不见得对其形象树立是一件好事。就好比人工智能很火,于是突然一大堆公司都会出来说自己和人工智能沾亲带故,于是人工智能反而变得很水,遇到了不免受到一番质疑或者奚落。对于故弄玄虚的概念,公众反而并不容易建立信任。尤其是如果一件事原本就存在而且很容易看透,那些非不好好说话就往概念上套的,自然难有好结果。 那么,为什么有的项目被认为是共享经济,有的则被说成是伪共享,蹭概念,当我们说共享经济的时候,到底是在说什么?
共享以及分享实际一直就存在,就跟租房一样,租赁行为本身就是共享,有时候还可能是几个人合租一栋房子,整个人类都在共享同一个地球,当很多人共享一些书更有效率的时候就出现了图书馆。 共享可以提高资源和信息的效率毋庸置疑,开放共享原本也一直是互联圈所崇尚追求的,但共享经济作为一个商业模式概念被关注始于Uber、Airbnb。 Uber鼓励使用者让出空置的座位,Airbnb让闲置的房间得以交易,而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二者也不断成长,早已是硅谷估值排名第1第2的超级独角兽。 共享单车和Uber、Airbnb这样的模式并不一样,共享单车并不是C2C的撮合交易,而是B2C分时租赁,资产和服务来自于B端。有人认为Uber、Airbnb这种连接C端供需信息的平台才是真正的共享经济,而并不看好共享单车,甚至也不看好Uber、Airbnb平台上已经萌生的类B2C模式。 然而我们无法追究共享经济的标准定义,因为找不到最早使用这个名词的人,共享经济的概念也变得越来越宽泛。 Harvard Business Review认为, Uber、Airbnb也不算是真正的共享经济,他们是基于利益关系的市场行为,是一种经济交换,而共享经济则是组织内部的互利行为。用户更关心服务价格,而不是社交关系。 因而以共享经济(Sharing economy)来描述这个模式本身就不恰当,更合适的说法是按需经济(Access Economy或者On-Demand Economy),即用户有需求时即可以得到即时服务,而不在乎是不是拥有一件资产。这是驱动这个模式成立的动因,而和共享的动机没有什么关系。 Uber、Airbnb都很乐于强调自己的共享属性,标榜自己引领了一种共享的文化,即年轻人更乐于共享,而不是拥有。然而,说到底,他们本身就是在于撮合租赁交易。 在Airbnb之前,人们也有租房的行为,只不过通常是1年左右的长租。人们不乐意短租,因为沟通和交易成本高,Airbnb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息沟通成本,而让旅行几天的短租成为可能。在Uber之前,人们或许也考虑过搭陌生人的便车,但你并不知道,对方是不是愿意载你,或者你们是不是顺路,而Uber提供了这样一个供需信息平台,这背后是移动设备和GPS技术的支持。 所谓共享经济,并不只是因为人们在文化上更接受共享的方式,更重要在于,技术的支持让租赁交易的信息沟通成本降低,而让更多租赁场景成为可能,人们得以在需要时即可召唤服务。 即便是最靠近共享经济源头的项目,也是关乎租赁。
另外,根据Harvard Business Review的按需经济模型,供给端是C端还是B端则取决于和用户之间信任建立和沟通成本,比如Eatro(类似于回家吃饭)这样的共享吃饭平台,发现C端很难建立信任,最后还是变成了B端配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