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销售的井喷,也促使上游压缩机供货紧张,成为企业抢夺的稀缺资源。根据产业在线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旋转压缩机行业生产1737.6万台,同比增长36.5%,环比增长1.8%,再度刷新生产纪录;6月旋转压缩机总销量高达1822.2万台,同比增长41.4%,环比增长3.1%。 根据产业在线统计及海立股份调查综合分析数据,2016年中国转子式压缩机行业销量为13577万台,较2015年同比增长12.1%,但总量规模仍低于2014年水平。其中,自配套销量占行业销量比例上升到61.1%(2015年为60.1%);非自配套销量占行业销量比例下降到38.9%(2015年为39.9%)。在非自配套市场,海立股份压缩机以30.2%的份额保持第一。 格力电器举牌海立股份,前者是空调行业的老大,后者是压缩机市场份额第一的企业。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种结合,绝对可以更加稳固格力的空调霸主地位。 不过,在洪仕斌看来,格力电器举牌海立股份,虽然有助于巩固格力空调行业老大的地位,但改变不了家电业的大格局。“海尔走的是国际化路线,美的专注于科技进步,整个家电行业,美的和海尔的地位依然无人可以撼动。” 格力战略转向新能源 产业观察家洪仕斌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格力举牌海立,从战略上要点赞,因为海立股份不仅空调压缩机市场份额最大,而且新能源车用压缩机市场份额也是最大的。 海立股份2016年年报显示,随着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高速发展,新能源车用压缩机需求快速增长。目前全球汽车空调压缩机制造商超过30家,但仅日本三电、电装、中国海立、奥特佳等少数几家制造商具备新能源车用压缩机技术能力及批量供应能力。2016年,公司产品在新能源客车领域市场份额约为20%,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份额约为16%,已占据行业领先地位。 洪仕斌认为,这二者正是格力最为看重的。空调是格力的核心,格力电器在其他家电多元化发展的方向已经遇到了障碍,后来转战新能源。“进入新能源领域,需要夯实基础,不管是资金链,还是技术链,应该要把整个价值链打通,建立生态链,才可能有赢的胜算。” 值得注意的是,海立股份2017年半年报显示,公司新能源车用驱动一体化电动涡旋压缩机为世界领先的驱动、泵体、电机一体化产品,在节能环保、舒适性、可靠性等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技术水平,打破了外资品牌的垄断,占据市场领先地位。而其子公司上海海立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生产和销售新能源车用压缩机。公司注册资本1.34亿元,期末总资产3.16亿元,净资产1.42亿元。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92万元,营业利润1119万元,净利润838万元。 在此之前,格力电器曾被媒体曝出或将入股天津一汽夏利,联手制造新能源车等新闻,虽然格力方面已经出面澄清并未有此打算,但其董事长董明珠不断对外界表示要实现其“造车梦”,不由得使人对格力电器举牌海立股份的动机浮想联翩。 【格力电器防守反击:花“小钱”压制竞争对手】 每经记者 孙嘉夏 实习记者 张晓庆 每经编辑 张海妮 谋而后定。无论是在海立股份(600619,SH)复牌后跌停板上的精准抄底,还是相较竞争对手的抢先出手,格力电器(000651,SZ)的举牌无不显示了精准的判断力与高效的执行力。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粗略计算显示,格力电器举牌耗资超5亿元(忽略税费),目前浮盈不少。 在多位市场人士看来,对于手握上百亿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格力电器而言,能以“小钱”获得卡位优势,无疑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举牌资金来源尚未披露 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记载,格力电器目前持有海立股份4331.56万股,占后者总股本的5%。 从格力电器二级市场“扫货”的交易记录来看,其首次买入时间为2017年8月29日,亦即海立股份复牌交易当日。 显然,格力电器对于这笔交易早有筹划。 8月29日复牌当天,海立股份以跌停价11.64元开盘,随后在上午9:44分被巨量买单冲开跌停板。 当天,格力电器共买入海立股份996.94万股,成交价格区间为11.64元~12.078元/股。 8月30日,格力电器买入15.52万股,成交价格区间为11.91元~11.999元/股。当天,海立股份最终以涨停价12.96元收盘。 随后,除9月20日外,格力电器于每个交易日均有买入海立股份的记录。 在这段时间中,海立股份的股价也一路上扬,从8月29日复牌时最低的11.64元,至9月19日最高曾上摸至15.45元。9月20日,海立股份以14.79元收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