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与其它竞争者相比,中信无疑是最好的选择。首先,中信资本所投资的顺丰物流可与麦当劳在物流冷链方面合作,优化和拓展物流体系。其次,中信泰富的商业地产可为麦当劳店面选址带来便利。众所周知,与其他餐饮企业相比,麦当劳更像是一家地道的地产商,其拥有美国以及世界其他地方的一些最值钱的街角和十字路口的黄金地。公司1/3收入来自于直营,2/3的收入来自于加盟。而在加盟费里收取的重要收入就是房产增值的收益。 此外,中信方面承诺,将依托现有管理层,以“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为理念,让新公司继续保持较大的运营独立性。这无疑也是最新因麦当劳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土化也存在风险 麦当劳曾公布,在与中信和凯雷展开合作后,计划在未来五年推动两位数的销售增长。并预计到2022年底,中国内地麦当劳餐厅将从2500家增加至4500家,开设新餐厅的速度将从2017年每年约250家逐步提升至2022年每年约500家,成为除美国外的最大市场。届时,中国内地约45%的麦当劳餐厅将位于三、四线城市,超过75%的餐厅将提供外送服务。 这些或许意味着,麦当劳终于在“求变”的路途中遇上拐点,其在华的拓张将要全力加速。然而,一切或许还会发生变化,本土化的同时也面临风险。 首先是在产品上,营销大师米尔顿·科特勒曾经说麦当劳在中国遇到的问题之一是“产品一致性带来的硬伤”。意即把美国的产品不加变通带到中国市场。最初麦当劳在中国买的食品和美国毫无二致,今天再去麦当劳餐厅看到的是非常多的单品。麦当劳上一任中国区CEO曾启山在中国一大动作就是不断推出新品,麦咖啡、甜品站、得来速餐厅等都是在其2009年~2015年任期内推出。这样的举措无疑对刺激销售有帮助,但长期来看,品牌延伸太广反而损害了其核心产品汉堡的价值。 第二,从企业运营来看,采用特许经营权战略后,麦当劳或有失去对知识产权、食物来源和服务质量等问题控制权的风险,而这些不稳定因素会对企业稳定性造成一定冲击,麦当劳必须考虑如何更好地管控庞大的特许经营商。 事实上,引入战略投资者、大规模放开加盟的并不是麦当劳一家,麦当劳的老对手百胜集团也在做同样的事情。对于诸多洋快餐来说,快速适应中国市场变化并作出有效反应成为关键。但无论如何,瓶颈期过后既是分水岭,麦当劳的道路似乎还很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