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俊鹏喜欢听David Bowie,也喜欢David Bowie总是打破陈规。 “市面上所有的营销几乎都长一个样,没创新没突破,这太无聊了。”他不想一直走前人的老路,安于现状,入职网易3年后,吴俊鹏想搞个有创意的大事情。 偶然间,他再次听到布衣的《出发》,3年前埋下的那颗种子开始发芽。他想到可以用音乐的力量改变地铁那个封闭的空间,给成日在地下麻木穿梭的人们带去不一样的冲击。 他停掉了所有的项目,只做这一件事,“如果这个项目做不成,我就打包走人。”他下了狠心,以此为最后一搏。 03 比创意还心累的,是争取资源和钱 定下方向之后,吴俊鹏并没有着急开始写方案,反而,他像产品经理一样做用户调研和场景分析。 “用户才是第一位的,只有搞清楚他们在地铁的情绪状态,才能知道,我们应该酝酿什么音乐场景。” 吴俊鹏甚至回了几趟北京,再次挤了挤地铁找当年北漂的感觉。他像着了魔怔一样,在地铁穿梭,“有些女生甚至以为我是搭讪的小流氓,神经病。”只要看到有听音乐的人,他就会上前问问对方用的什么播放器,听什么歌,问一堆关于音乐的问题。
在足够了解用户画像和投放场景后,吴俊鹏又把目光落回产品,重点关注网易云音乐的两个核心特点:歌单和乐评。 “互联网产品营销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很多产品它的特点没办法可视化。”但是网易云音乐的乐评生来就是内容,直接就可以被看见。于是,吴俊鹏开始锁定“乐评+地铁”的形式。 为了验证乐评的影响力,他先利用微博发乐评做了小范围测试。反馈回来的效果不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这才拿着方案去找老板。 结果却遭遇老板一系列尖锐的问题,“没有成功先例”“如何保证转化”“传播量、下载量能达到多少”……吴俊鹏的热情被泼了一大盆冷水,而且不擅长做数据分析的他,甚至无法回答老板这些问题。 第一次“对战”,他失败了。 但是他并没有放弃,他下来反复地做了两件事: 1)不停地找过去的乐评及案例的数据分析 2)以前的关于音乐场景、地铁广告的经典案例及剖析。 这两件事既帮他整理了方案的思路,也让他有了底气面对老板的质疑,“不能光让老板说不行,要问老板为什么不行,然后解决了再去找他。” 吴俊鹏就这么来回折腾了两个星期,在他的“软磨硬泡”下,老板终于批下一笔预算,他的方案也大致成型。 “我也能理解他们,毕竟这笔钱拿去投定向广告更容易看到回报。对互联网产品来说,流量和转化太重要了。”
2017年3月18日,乐评专列上线前两天,在杭州地铁江陵站,吴俊鹏一个人带着广告公司贴海报,他蹲在地上休息时,一抬头就看到一句他们刚贴好的“你那么孤独,却说一个人真好”,这句话戳中了他的心,他说“我当时就觉得这件事一定能成。”
3月20日,乐评列车上线后刷爆了朋友圈,吴俊鹏的朋友发来消息调侃他说,“你把整个朋友圈搞得像来了大姨妈。” 乐评列车火了,仅上线四天,它就让网易云音乐APP登陆AppStore榜首,引发微博、微信、网络等平台相关报道超2万篇。 但对吴俊鹏来说,却充满了很多遗憾,“如果再有多一点的预算,就能多铺几个大广告牌,这样也能让用户拍照更好看”。预算仍然是他最大的痛。 看到列车全世界刷屏后,吴俊鹏终于如释重负,大出一口气。“我在高架开车回家,我回想到项目的整个过程,所有的细节,眼泪没忍住一直往下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