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激烈竞争的背景下,把货架铺进办公室,并不意味着就不会被竞争对手清除出去。对挑剔的消费者来说,价格并不会成为他们唯一考量的因素。 这注定是一场关乎团队、资本和商业等综合实力的竞争。看上去进程野蛮,但背后必须有深厚的「内功」支撑;在看不见的后端,供应链、物流、仓储等环节的效率都会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 比如在品类扩展方面,包括水果生鲜、盒饭在内的「鲜食」才是真正能拉高毛利的产品,包括果小美、每日优鲜便利购等都在摩拳擦掌进入这个领域,但前提是必须解决供应链和冷链物流。「就好比在上海这个市场,一共只有四家厂商有生产盒饭的资质,其中三家都被当地便利店垄断了,怎么切进去就是个问题。」楼军说。
(被闫利珉视作强劲对手的猩便利,用便利店+办公室无人货架的方式切入市场) 于是,行业里有玩家选择利用本身就十分强大的供应链、物流等资源切入;也有人选择联合新兴便利店的模式共用供应链体系,将办公室货架当做便利店的触角——前者的典型是每日优鲜的便利购,而后者则有猩便利和便利蜂试水。 各个团队都在尝试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进场,构建壁垒的同时也在迅速补齐短板。和番茄便利合并后,阎利珉已经与殷志华、干嘉伟达成了共识,「上半场」是殷、干两人的主场,而到了「下半场」自己发挥的作用会更大。 阎利珉暂时为公司发展定下了底线:「用户和供应链的满意程度是生命线,把货损控制在 5% 以内是安全线。」阎利珉明白,野蛮生长过程中,许多事情需要做到「极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