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起点正式推出第一批VIP电子出版作品,启动VIP会员计划。将会员费以3∶7分成,用30%的收入维持网站生存,同时让原创作者获利,以物质激励保障作品的数量及质量。实行收费的第一个月,起点中文网总共只有23部VIP作品,但是由于采用全额支付的制度,第一个月就有作者的稿费超过千元。同年北京市的平均工资水平在2000元左右,平均房价为4000元每平米。 如今看来,吴文辉所提出VIP付费阅读模式,为网络文学行业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电子出版支付和内容管理系统,打通了网络文学的商业逻辑,让网文平台和作家同时获利,开创了网文的商业化时代。 2004年,收费制度实行一年后,“找死”未遂的起点中文网已经拥有注册会员100万人,作者团队达2万人,月均盈利额超过10万元。起点中文网也在世界ALEXA排行上成为了第100名,是国内第一家挤身于世界百强的原创文学门户网站。 虽然公司开始重视盈利,但当时的吴文辉的思路还是感性的,对于那套VIP收费制度,他的感觉是,“就像自己养一个孩子,父母考虑的角度,就是希望他得到更好的教育和环境,而不是自身的利益。” 网文圈红人,拒绝风投加入陈天桥麾下 有人说网络文学是一个被风险投资错过的行业,一是因为当时的商业模式不明朗,二是多数做网文的人野心不大,还有,就是网络文学的长线价值在当时被一些有战略目的的大公司看好,风投虽然给了自由和空间,但抵不过当时TOM和盛大提出的未来和稳定。
(陈天桥) 2004年中旬,开始盈利的起点迅速累积着流量和名望,前一年还在口诛笔伐之下挣扎的吴文辉摇身一变,成了同行的榜样,和资本市场眼里的红人。VIP收费制度实行数月后,不少风险投资商和TOM、盛大等成熟的互联网企业开始与起点接洽。 但在吴文辉眼里,起点从创立至今的目标从来都不是套现赚钱,而是站在更高更大的平台上,辐射更多的人。另一方面,由于2004年的高速发展,初创团队每天需要处理两三千万人次的流量和一两百人的作者队伍,资金、资源、运营经验和平台,已经成了新的刚需。于是,起点拒绝了风投,在TOM和盛大之间,吴文辉选择了那个要“一统天下”的陈天桥,和当时正在迅速扩张的盛大,从之后的结果来看,这次选择无疑是正确并幸运的。 2004年10月,起点中文网被盛大收购,成为盛大全资子公司。在之后的两年里,陈天桥实践这他的诺言,在2005年向起点追加1000万元投资,2006年追加1亿元投资,并在人力、销售渠道、社会资源等多个方面给予支持。2006年,起点中文网的会员达到600多万,作者超过6万人,单月稿酬发放突破100万元,全年盈利近3000万元。起点中文网,成了名噪一时的网文行业领头羊,吴文辉被套上了“网文皇帝”的称号。 起点中文网CEO,从《鬼吹灯》发现衍生价值 2006年,天下霸唱的《鬼吹灯》迅速蹿红,在点击量、社区活跃度和用户消费等多个方面取得了现象级的成绩。 与此前的热门小说不同,这部盗墓题材小说除了正版阅读、销售收入之外,还在版权衍生品等方面取得了成绩。除了各语种的版权销售,小说的漫画、影视改编、游戏改编、音频改编等一系列衍生产品的销量超出了吴文辉的预想。他开始意识到,一个版权的价值可能不至于小说阅读和出版本身,只要粉丝体量和质量到达了一定程度,其所衍生的商业链是极其复杂和冗长的。
(鬼吹灯) 据起点中文网创始人罗立回忆,虽然起点在《鬼吹灯》的火爆表现中发现了小说在文字阅读之外的价值,但当时却没有产生“IP”的概念和长线开发的设想。 自《鬼吹灯》之后,起点中文网和盛大开始在在线阅读之外,探索小说的衍生价值,包括游戏、影视、漫画等衍生品的开发和销售。这可能是如今阅文集团商业模式的原始形态之一。 经过多番探索,2006年10月27日,盛大宣布起点日最高浏览量已突破1亿人次。将以起点为基础,收购红袖添香网、晋江原创网和榕树下等文学网站,扩充文学业务板块。此后,盛大文学在2008年成立,开始了网络文学冲击IPO的旅程。 但这段征程却不像吴文辉第一次“找死”那么顺利了。 盛大文学总裁,在IPO和博弈中离场 2008年7月,陈天桥宣布成立盛大文学有限公司,由侯小强出任CEO,吴文辉出任总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