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用户行为模型,通过数据验证设计效果?如何深度参与产品服务全流程?或许你可以尝试用一下「通感设计语言」。 通感设计方法试图将产品质量与用户感知低损耗转移,增强体验的紧密的关联性与一致性。为数字产品创造有效设计语言的全新实用指南。本文章不是共享工具的介绍,也不是普通意义的通感设计手法,比如:Siri用波浪条纹设计让用户感受到声音。 文中的通感设计是指:通过对用户服务场景中全方位情感触点的设计,为用户传递一致的情感(传递的设计手段包括:视觉、听觉、触觉、信息引导、心理暗示等表达方式相互配合,达到一致心流频率)进而完成用户体验设计的相通,这将帮助团队输出始终如一的设计师理念。 通感设计的起源 进行产品设计时,有两个核心点。横向从定位产品再到数据回测的体系服务中。纵向分解出两个触点,即需求点与结束点。 心理学家 Daniel Kahneman经过深入研究,发现人们对体验的记忆由两个因素决定:高峰时(无论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和结束时的感觉。所以,在进行服务设计升级中,峰终体验至关重要,将低噪音让用户的体验达到一种心流的状态。
峰终定律是一项描述我们如何认知和记忆体验的心理学定律。 例: 在宜家购物有很多不愉快的体验,比如只买一件家具也需要走完整个商场、店员很少、要自己找货物并且搬下來等等。但是,顾客的「峰—終体验」是好的。一位客戶关系管理顾问说:对我來说,峰就是物有所值的产品,实用高效随意体验的展区,美味便捷的食品。終呢,可能就是出口处那1元的冰淇淋! 然而,在现实的项目推进中,人与人的交流沟通存在认知损耗,在不同认知的交流中,存在信息丢失与噪音,如何精准快速的找到其中的峰终体验? 我们在收集用户反馈的时候,是否会收到类似:颜色丑、看不懂、不好用等主观非理性的描述。更多时候,用户所能表达的仅是体验结果所带来的感受,并不是用户诉求。
例:上图中我们的品牌升级项目,就有部分用户反馈颜色改的太丑了,他们很难接受,深入调研发现用户在说的「丑」并不是颜色本身的问题,在南方某些地区,进行投资前有讨彩头的民俗,只有黑白让用户觉得不吉利,寓意不好,所以我们进行了风格微调,将白色换成金色,增加了一些神奇小红点的指引,再次进行用户反馈调研,满意度达到90%以上。 通感设计方法的认知体系,就是为了减少干扰与损耗为核心,让我们设计出更符合用户预期的产品设计。 什么是通感设计语言? 通感是一种修辞方法。人有五感:视、听、嗅、味、触,在描述事物时,以一种感知代替另一种感知进而达到通感的状态。
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这样描述的「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清香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 通感设计在流程上分为4个阶段: 通过一系列的设计方法梳理主线性格,搭建立体的沙漏模型。 聚焦分析,提取核心语言,形成沙漏流。 运用通感语言将意识释放于产品细节中,启动沙漏。 通过用户反馈与数据校验,用结论翻转沙漏,进行新一轮的模型矫正。 产品性格在design cycle 中不断完善,期间决策点也有自身design principle。 第一阶段:设计方法
对需求的洞察和解读是设计师必备的重要技能。我们都知道用户内心很难把握度量,用户洞察和解读一是靠天赋,比如有人天生敏感;二是靠经验和积累,在这个环节有一整套的方法给设计师提供工作中最快捷的选择。
从以上4个方面出发,将所有日常普遍的设计原则,高频出现的设计原则及最合适的组合方式进行了梳理,而且考虑到项目的不同特征,设计师也可以选择不同侧重的设计原则来搭配使用。 第二阶段:用户痛点聚焦提取
大家比较熟悉的服务价值构成中,价值是最终的核心,服务价值公式是:利益+体验+效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