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茅侃侃再次创业,与人合伙做一款提供实时路况信息APP——哪儿堵。一开始觉得自己赶上了风口,但后来感觉这是股“阴风”,他决定把公司卖了,找个不是阴风的地方待着。 2013年,茅侃侃加入GTV(鸣鹤鸣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踏入电竞圈。“这是2006年之后,我第二次准备好好做件事。”茅侃侃说。在同学张蒙看来,茅侃侃变化确实不小。“家住在五棵松,公司在东五环,10点开车上班,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凭借着自己“认识的人多,杂,略带匪气,也能正经说话”,茅侃侃推动GTV完成了A轮融资,2014年GTV的净利润翻了四倍,达到1400万元,是全行业利润最高的一家,但大好局面并没有持续太久。 电竞行业在2014年的火爆也吸引了不少上市公司的目光,不少公司希望通过投资给自己贴上“电竞第一股”的标签。GTV开始跟不少上市公司接触,但这并没有让GTV搭上资本这条大船,反而成了茅侃侃又一段噩梦的开始。“好好的公司变成了烂壳”,茅侃侃跟合伙人之间也到了随时准备对簿公堂剑拔弩张的境地。 “气死我了,说起来我就生气。”说到这一段,他情绪波动不小,不停地在抽烟。 在此之后,也就有了万家电竞。 茅侃侃曾向《中国企业家》评价,自己肯定算不上成功的创业者,但对员工来讲,还算是个好老板——员工心目当中的好老板,不是真正意义上公司层面的好老板。 1月25日,车和家CEO李想在朋友圈说,创业中,茅侃侃背负了所有属于他以及完全不属于他的全部责任。 “嗯,我爱你不后悔,也尊重故事的结尾。”茅侃侃的最后一条微信朋友圈如是说。 以下是《中国企业家》杂志2006年第5期《生于80年代》封面报道节选,记者:程苓峰,编辑:申音
“我年纪小,还难以做到通盘的权衡利弊,所以只要一个机会来了,别管好坏,就冲上去通通A住。换一种环境,过一种体验,这不就是年轻人该干的事吗? ” ――茅侃侃 1999年,北京育英中学出了一回“百年不遇”的尴尬。一个叫茅侃侃的高一男生地理会考不及格,补考,再不及格。按国家政策,他没有考大学的资格了。侃侃说,这不正好,咱就不学了。据说当时的年级主任为此头发都急白了一茬。居然出了这种人! 茅侃侃同学瘦得像一竹竿,脸色青黑,打扮嘻哈。每天睡4小时,或者两天连着一块儿睡8小时。还没结婚,可右手无名指一口气连带了两个白金戒指,一个老妈送的,一个女友送的。最喜欢去的地方,钱柜和上岛咖啡。 那几年都是这么过的:早上5点半起床,骑车10分钟去学校埋头苦干,把当天作业全部消灭掉。上课的时候就心里琢磨晚上的事儿。下午5点半放学回家,吃完饭就一个人闷在小屋里弄电脑,一直到12点。初一时瀛海威时空已经上线,申请了做一个程序论坛的斑竹,最兴奋的事就是想出各种招儿去维持论坛的发展。周末就组织活动,把论坛的人招呼到一块儿聊天。那时候,侃侃带着校队横扫北京市的计算机比赛,遇不到对手。初三又迷上了山地车,每天放学后玩山地车到晚8点,然后再弄电脑,到凌晨2点。 茅侃侃的思维习惯和行事作风就是在这个阶段成型的。他基本没有跟同龄人打交道,网上打交道的人都比他大个七八岁。一块儿玩山地车的人也多是有工作的青年人,大家谈的东西就是要做什么样的生意,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很实际。除了那些表面化的嘻哈打扮,侃侃的思考和行为要比实际年龄老道得多。好多网友在见面以后,怎么也不相信跟自己网上聊天的竟然是个17岁的小男孩! 2000年,他连考了微软和思科的计算机认证,拿着这两个招牌在家网站谋了个月薪3600块的职位。接下来三年里,足足换了有一打工作!从小网站、游戏公司、电视台、一直换到政府事业单位;从研发、策划、市场、宣传一直做到节目制作。还自己开了家公司,给人家外包研发项目。这些年真是吃尽了苦头,把自己积蓄的20多万都当学费赔了进去,当然也见识到了各行各业、各阶各层的“道道”。 2004年底,茅侃侃又一次碰上一个曾经合作过的国有企业老板。当年为他做项目,从后台数据处理到市场推广策划,效果超出了老板的预料。这一回侃侃把闷在心里想了一年的MaJoy项目跟他交流:把网络游戏搬到线下、模仿其后台数据运行,但用实景、由玩家实际扮演。两个人一拍即合,侃侃以智力入股他的公司,双方正式运营MaJoy,整体投资预计将要3亿。后来,茅侃侃跟石景山区政府和北京市科委做了专门汇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