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通创业者们在机场听着马云的声音,疲于奔命的一天辗转两个城市时,她可以因为80人的去留问题,占据马云一个多小时的时光;在普通创业者们为了能有一款爆款产品一次次拍下凌晨两点的北京时,史玉柱提供了三小时的午餐时光供她拍卖;在普通创业者要花许多时间甄别对面的合作方是不是个骗子时,她出手就是带着姚劲波与汪小菲,跟江苏卫视合作制作了创业真人秀。 然鹅,然并卵。 投资人张颖说,自强则万强。 5 让神兵天降的王利芬,七年创业前路徘徊不前的,究竟是不是她不懂商业。 我觉得不是。 几天前,沉寂良久的她在朋友圈忽然实现了一次刷屏。因为她在微博上庆祝,自己操刀的《茅侃侃的离世,掀开了创业残酷的一角》阅读量突破了10w+。 当她试图从茅侃侃的死,掀开创业的残酷一角时,她也掀开了自己专业水平的残酷一角。
在王利芬反思自己不懂商业时,她说“我是在用一个非常农村妇女的朴素的思维、所谓的善良价值观和资本市场打交道,这个情商和智商算是双双跌到了负数吧”。 我真的难以相信,一个老媒体人,可以在公开讲话中,赤裸裸地流露出这种“资本市场比农村妇女高级”的鄙视链。我在这里说的无关道德评价,而是对公开表达专业性的匮乏。 当她怼朱啸虎不是一个专业投资人时,她的主要观点是朱啸虎冲在第一线与竞争对手隔空喊话,颠倒了企业家和投资人的主次关系。对比的依据是,她当年在《赢在中国》,如何把投资人从幕后推到了台前。
她的创业,一直在《赢在中国》的环绕下转圈子。她想复制的,无非是当年《赢在中国》的成功。她想搬迁的,是她多年积累的人脉,在那些谈笑风生中获得的大佬思维。 可某些鸡汤满满的商业智慧,只能在创业之风起于青萍的2006年显得难能可贵;某些成功,注定只能在那一年,那个巨大的、权威的流量平台上发生。有些奇迹看似属于某个人,却更属于某种因缘际会。 曾经的自己给现在的自己画了一个边界,积淀的资源圈禁了今天的可能性,赢在中国却败在了自己的内心。 王利芬老师没有想明白的的并非商业,而是她自己当年是为何成功的。 在商业的路上奔波了这么多年,她不懂的其实是离开了那个平台后,在更广阔的世界里,如何做内容。 有人说你是创业教母,也许你只是创业的酵母。 6 2006年,作为80后创业代表,茅侃侃在央视名扬天下时,他的Majoy“真人数字游戏”产品其实还未上线。但这并不妨碍他接到了大量订单。 采访和订单一样,蜂拥而至,有一段时间茅侃侃忽然不知道,接受采访和管理公司哪个更重要。 2006年岁末,千呼万唤的Majoy产品试营上线时,公司内部关于定价问题进行了20多次的会议讨论,茅侃侃坚持高定价策略,他说“我的责任就是做决定和把握公司的大方向,你们都按照我的决定来。再贵的东西都能卖得出去,你们营销和市场部门的责任就是研究怎么卖怎么实现效益,而不是来和我讨论决定本身的对错”。 在这样的无法讨论下,大批员工选择离职。 2007-2008年,价格低廉的真人CS迅速占领市场,Majoy连年亏损。正是在此时,过度焦虑的茅侃侃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脑海里浮现的全是各种“玩完”的可能。 一个无法平衡接受采访与运营公司的创业天才,一个并不懂商业的创业教母。诸神的黄昏之后,必然是悲剧的诞生。 创业这件事,绚烂与残忍之处,都在于要一个人持续点燃自己,消耗掉的绝不仅仅是体力和时间,当你的身体与名望打造给你的那副模具不相匹配,你又拼命想进入那副模具时,创业甚至会磨损灵魂。 灵魂一旦磨损,生命的事故无法避免。 有人少年得志,负气前行,把执着当作坚忍,死而后已;有人意气飞扬,带着资源,却在消磨后沉沦,人设崩塌。 2009年,茅侃侃在董事会上摔了电话,把自己的第一个创业项目MaJoy甩给国企大股东的那一年,知名媒体人王利芬从央视辞职创业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