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独角兽”公司已在我国“北上杭深”四大城市形成集聚,这与这些城市的互联网市场规模大小、基础设施先进程度、产业结构完善程度、互联网人才数量,以及资本密集度等要素密切相关。 梳理解放日报·上观新闻“独角兽”公司榜单上企业目前已获融资的资金来源,可以发现大部分“独角兽”公司背后都有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的身影,特别的,阿里巴巴与腾讯目前所“渗透”的“独角兽”公司数量旗鼓相当。这也就不难理解,在创业阶段对资金充满渴望的“独角兽”公司为什么会在北京、杭州、深圳这三座分别拥有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的城市集聚了。 与北杭深相比,没有BAT三大巨头,但却拥有“独角兽”公司数量排名全国第二的上海就显得有些特别,这种“特别”可以从上海的“独角兽”公司所属行业窥得些许端倪。 进一步分析总部位于上海的29家“独角兽”公司的所属行业,可以发现这些公司主要分布于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医疗健康、汽车交通、软硬件、物流服务几大领域。 在电子商务行业中,上海的“独角兽”公司均专注于相对垂直细分领域,并已在该领域形成相对优势,如找钢网、小红书、易果生鲜等。随着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加速增加,消费升级的速度也将进一步加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追求更加差异化的产品,因此,中国的网购市场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并一定会更加细分。由此可见,上海电子商务领域的“独角兽”公司已默默抱住了“消费升级”的“大腿”。 相对于美国,中国在医疗健康领域的“独角兽”公司数量较少,只有8家。而这8家中,有3家的总部就位于上海,并且分别在医疗健康领域从事医疗器械、药品研发、医疗平台三个与医疗研究有关的细分领域,而不单单只是发展简单的“互联网+医疗”。由此可见,上海“东方药谷”的定位为上海未来成为生物医疗大健康产业的引领者奠定了基础。 从滴滴出行到摩拜单车,抑或共享汽车,2016年以来,汽车交通领域的创业企业始终站在风口浪尖,并成为资本追逐的热点。在中国大陆136家“独角兽”公司中,有10家企业属于汽车交通领域,其中2家企业的总部位于上海,即蔚来汽车和威马汽车。 上海的这2家汽车交通领域的“独角兽”公司又有所不同——它们与“共享”无关,而是一直在追逐汽车行业的“硬科技”:新能源与智能网联。其中,蔚来汽车更是在本月初与上汽集团一同拿到了全国第一批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号牌。此外,上汽集团还与在新能源电池领域具备相当实力的“独角兽”公司宁德时代成立了两家合资公司,为上海在掌握汽车交通核 心技术的上游产业“独角兽”公司中获得布局。可以期待,上海在拥有上汽集团的基础上,联合更多的“独角兽”公司成为中国汽车产业未来“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方向的先行者。 上海“独角兽”公司按行业分类
上海“独角兽”公司按行业分类总估值 虽然上海希望建设成为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但相对于北京和杭州来说,其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具备更大“潜力”的“独角兽”公司还较少,这与上海金融中心的地位有些不相符。因此,上海未来还需要发挥金融中心的优势,为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以及传统产业的提升提供更为便捷可靠的金融支持。 不过,现阶段这29家“独角兽”公司在上海的涌现和壮大,已充分体现了上海相对清晰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期待未来,这些“独角兽”公司能为上海带来更强大的发展动力,释放红利,激发改革活力,再次搅动“这一池春水”。
截至2018年2月中国大陆“独角兽”公司榜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