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解释一下后台,它是指服务的管理操作部分,主要是对内容、数据的增删改查。后台产品也主要是 To B 的平台型产品,例如企业内部的管理、运维产品。本文就自己一年多在后台运维产品设计中遇到的挑战和思考进行整理,一方面可以和大家分享经验,一方面可以好好的总结下自己。 在后台产品的设计中,设计师充当了业务转化为界面的「翻译」,尤其是在团队中没有产品经理时,设计师则需要对业务有更深的理解且具备更多的专业能力,协调需求方与开发,进行设计赋能。文章通过以下两部分进行介绍。 一、后台产品特征分析与设计挑战 在工作中做后台产品和做 C 端产品还是有不小差别,以下仅以本人在设计工作中遇到的挑战进行举例,对比分析。 1. 业务理解难度大,专业词汇多 接触后台产品的首要任务是对业务的理解,这点对于产品尤为重要,且对设计师来说较有难度。比如企业提供的云平台后台运维系统,如图1,它涉及到云计算多种服务类型、数据结构、业务逻辑及权限把控等,覆盖领域非常广泛,专业知识要求较强。这样一个庞大的后台、业务理解量对于一个新手(未接触过后台产品设计)来说,上手难度较大,并且这类后台运维产品,都是公司内部使用,很难找到可借鉴参考的案例,以往的经验也无法直接复用。再者,后台产品中经常使用各种技术专业词汇,这都需要我们通过学习交流,了解其含义以及所在业务中的作用。
△ 图1 云计算 IAAS 基础设施服务的业务组成 2. 用户群体专业性强 我们面对一批具有专业性的高级用户,此时设计师如果以「同理心」或「假装用户」的方法去推导会略显苍白。通过下图,对两类产品的用户特征进行对比分析。C 端产品,用户量较多,至少是几万用户,用户分布比较杂,文化水平和电脑操作水平各异,他们习惯于带有引导的单线程操作,尽量简化页面信息。而对于后台产品,用户基数较少,以公司内部的运维人员为主,人员特征相对集中,具备很好的电脑操作水平,用户特征也较明显,他们注重高效率操作,编辑时经常采用输入搜索、编辑代码的交互方式,目标明确,快速精准直达;排查问题时需要多视角,多维度判断问题。
△ 图2 C 端与后台产品用户分析 针对不同的用户特征,我们在设计界面时也有所侧重。对 C 端产品,用户水平差异较大,设计界面应尽量兼顾中间层用户的理解度,使操作符合其认知,但对于后台运维人员,过多的封装可能会影响操作效率,哪怕鼠标悬停显示、点击查看详情等。当然,过度封装界面也可能会增加用户理解的成本。
△ 图3 用户理解度与界面封装的关系 举两个界面设计的例子,以更直观的视角了解用户特征对界面设计的影响。C端产品,如图4,设计师在设计界面时会考虑适量的交互动效,吸引用户;简单直观的导航和架构,引导用户;图文结合的信息布局,注意信息疏密、留白,利于用户阅读效率和浏览心情;文案用语通俗易懂且注重情感化。
△ 图4 C端产品界面 图片来源:https://www.templatemonster.com/cn/demo/63945.html 而后台产品,如图5所示,在设计时会有以下侧重:
△ 图5 后台产品界面 图片来源:https://dribbble.com/JanLosert 大多是满屏信息,充分利用页面空间。 页面信息会包含技术人员习惯的英文专业术语,用图标或中文很难清晰表达语义,识别率较低。 以图表、列表、表单等形式进行数据展示,少有交互动效。 必要详情信息外露,展示多维度的全局信息,便于用户判断异常的优先级。 为常用操作留有入口且加大反馈热区,便于用户操作。 在组件选择上要考虑可扩展性、信息连贯性,避免浪费空间,分散用户注意力。 3. 产品设计思路存在差异 首先从需求来说,后台产品,一般需求是技术或业务直接推进到需求。较少像 C 端那样通过用户画像、同理心等方法分析用户的行为,发掘用户需求。相比之下后台产品的需求是明确的,但是,需求的明确并不代表需求的简单。因为后台产品的业务逻辑的复杂,同时流程性会更强。大量的字段堆积及繁琐的操作都需要设计师去思考,将整个流程梳理清楚。在当前操作下哪个字段需要保留或者去除;业务流程如何跳转才能清晰引导用户;各种阈值如何有效显示;一个页面中操作会不会有关联或冲突,这些都需要建立在对业务的足够了解之上。 (责任编辑:admin) |